当今世界最有价值的资源是什么?不是石油,而是数据
一种新的大宗商品正在一个利润丰厚、增长迅猛的行业中酝酿,反垄断监管者也开始着手限制那些有能力控制这种商品的人。如果是在一个世纪前,这种商品就是石油。而现在,引发巨头们争相抢夺的变成了数据,也就是数字时代的石油。
包括Alphabet(谷歌(微博)母公司)、亚马逊、苹果、Facebook和微软在内的科技巨头似乎都势不可挡。他们是当今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五大公司,他们的利润都在飙升,他们2017年第一季度共计实现净利润逾250亿美元。全美超过一半的在线开支都被亚马逊吸走,谷歌和Facebook去年几乎攫取了美国数字广告营收的全部增量。
如此强大的垄断地位引发了人们的警惕,很多人呼吁分拆这些公司,就像20世纪初对标准石油公司的分拆一样。本刊之前曾经反驳过这种激进观点。仅仅因为拥有庞大的规模并不构成犯罪。巨头的成功给消费者也带来了利益。没有几个人希望失去谷歌搜索引擎、亚马逊当日送达服务或者Facebook的Newsfeed信息流。
如果套用标准的反垄断程序,这些公司似乎也没有达到警戒线。这些公司非但没有剥削消费者,反而提供免费的服务(用户实际上是用自己的数据来换取服务)。考虑到数量庞大的线下竞争对手,他们的市场份额似乎也不足为惧。而Snapchat等新兴企业的崛起也表明,新一代公司也可以掀起一些波澜。
但我们仍有理由感到担忧。互联网公司对数据的控制使之掌握了巨大的权力。在数字经济中,石油时代沿袭下来的传统竞争思维似乎已经过时。需要采用新的思维模式。
数量与质量兼得
究竟出现了哪些变化?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催生了海量数据,不仅无处不在,而且价值大幅提升。无论是跑步、看电视还是堵在车流中慢慢前行,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会留下数字足迹——从而贡献更多的原始数据以供分析。随着手表和汽车等更多设备接入互联网,数据量只会有增无减:有的人估计,无人驾驶汽车每秒将会产生100GB的数据。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从数据中挖掘更多价值。
部分数据驱动的交易
算法可以预测消费者何时有意购物,飞机何时需要维护,某人何时生病。通用电气和西门子等工业巨头也都纷纷定位为数据公司。
海量的数据变化改变了竞争的特性。科技巨头始终受益于网络效应:注册Facebook的用户越多,就越能吸引其他人注册。而这些数据又会构成额外的网络效应。通过收集更多的数据,企业便可改进自家产品,从而吸引更多用户,甚至生成更多数据。
特斯拉收集的无人驾驶汽车数据越多,就越能改进无人驾驶——第一季度销量只有2.5万辆的特斯拉却能超过销量230万辆的通用汽车,一定程度上就源于此。海量数据可以充当企业的护城河。
数据也可以成为抵抗竞争对手的方式。在科技行业,人们之所以对竞争怀有期望,是因为某个车库里的创业公司可能击败老牌企业,也有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技术变革。但在数据时代,这两种可能性都大幅降低。
巨头的监控系统覆盖整个经济:谷歌可以看到人们搜索什么,Facebook知道你在分享什么,亚马逊对你的购物习惯了如指掌。他们拥有应用商店、操作系统,还向创业公司出租计算资源。他们拥有“上帝之眼”,可以监控自己的市场和其他市场。他们能够看到哪些新产品和新服务受到追捧,因而能够及时模仿,甚至直接收购,避免遭遇更大的威胁。
很多人都认为,Facebook在2014年斥资220亿美元收购员工总数不到60人的WhatsApp,是为了消灭潜在竞争对手。通过竞争门槛和预警系统的恰当融合,便可借助数据有效遏制竞争。
改变反垄断思维
正是因为数据具备这些特性,才使得以往的反垄断措施效果降低。把谷歌分拆成5家公司不会阻止网络效应的扩张:假以时日,其中的一家公司仍会再次主导市场。因而需要辅以激进的思维——随着新的方法逐渐明确,两种想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第一种的关键在于,反垄断官员需要从工业化时代过渡到21世纪。例如,他们以往在评估并购交易时,都会根据规模来判断是否介入,但现在需要通过企业的数据资产来评估交易影响。交易价格也会成为一个信号,帮助其判断老牌企业是否在通过收购排除威胁。
例如,Facebook愿意花这么高的价钱购买没有任何收入的WhatsApp,就应该引起警惕。反垄断官员还应该在分析市场动态时更加重视数据
例如,可以使用模拟器来寻找串谋定价算法,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竞争。
第二种则是降低在线服务提供商对数据的控制权,让数据提供者掌握更大的控制权。提升透明度可以带来一定的帮助:可以强迫企业向消费者披露他们所拥有的数据,以及他们借此获取的收入。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开发新型服务,甚至开放更多的政府数据库,把数字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当做公共基础设施来对待,就像印度的数字身份系统Aadhaar一样。还可以在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强制分享某些数据——欧洲就在金融服务领域采取了这种方式,要求银行向第三方开放用户数据。
在信息时代开展反垄断并非易事,而且还会引发新的风险:例如,分享的数据越多,隐私威胁就越大。但如果政府不希望数据经济被少数巨头垄断,就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CDA持证人简介: 程靖 CDA会员大咖,畅销书《小白学产品》作者,13年顶级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相关经验,曾在百度,美团,阿里等 ...
2025-04-28CDA持证人简介: 居瑜 ,CDA一级持证人国企财务经理,13年财务管理运营经验,在数据分析就业和实践经验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和经 ...
2025-04-27数据分析在当今信息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是一种关键的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三个或更多独立样本组 ...
2025-04-25CDA持证人简介: 居瑜 ,CDA一级持证人国企财务经理,13年财务管理运营经验,在数据分析就业和实践经验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和经 ...
2025-04-25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分析师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许多人在踏上这条职业道路时,往往充满疑惑: 如何成为一名数据分析师?成为 ...
2025-04-24以下的文章内容来源于刘静老师的专栏,如果您想阅读专栏《刘静:10大业务分析模型突破业务瓶颈》,点击下方链接 https://edu.cda ...
2025-04-23大咖简介: 刘凯,CDA大咖汇特邀讲师,DAMA中国分会理事,香港金管局特聘数据管理专家,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本文将从数据要素 ...
2025-04-22CDA持证人简介 刘伟,美国 NAU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硕士, CDA数据分析师三级持证人,现任职于江苏宝应农商银行数据治理岗。 学 ...
2025-04-21持证人简介:贺渲雯 ,CDA 数据分析师一级持证人,互联网行业数据分析师 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个关于用户私域用户质量数据分析 ...
2025-04-18一、CDA持证人介绍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商业领域的当下,数据分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为助力大家深入了解数据分析在电商行 ...
2025-04-17CDA持证人简介:居瑜 ,CDA一级持证人,国企财务经理,13年财务管理运营经验,在数据分析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一、 ...
2025-04-16持证人简介: CDA持证人刘凌峰,CDA L1持证人,微软认证讲师(MCT)金山办公最有价值专家(KVP),工信部高级项目管理师,拥有 ...
2025-04-15持证人简介:CDA持证人黄葛英,ICF国际教练联盟认证教练,前字节跳动销售主管,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 ...
2025-04-14在 Python 编程学习与实践中,Anaconda 是一款极为重要的工具。它作为一个开源的 Python 发行版本,集成了众多常用的科学计算库 ...
2025-04-14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深入发展,数据运营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岗位之一。这个职位的核心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帮助企业做出科 ...
2025-04-11持证人简介:CDA持证人黄葛英,ICF国际教练联盟认证教练,前字节跳动销售主管,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本次分享我将以教培行业为 ...
2025-04-11近日《2025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指出,当前我国城市住房正经历从“增量扩张”向 ...
2025-04-10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决策和运营的核心。每一位客户,每一次交易,都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和价值。 如何在海量客 ...
2025-04-09数据是数字化的基础。随着工业4.0的推进,企业生产运作过程中的在线数据变得更加丰富;而互联网、新零售等C端应用的丰富多彩,产 ...
2025-04-094月7日,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仍在肆虐,周一亚市早盘,美股股指、原油期货、加密货币、贵金属等资产齐齐重挫,市场 ...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