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精彩阅读kd树近邻算法_数据分析师
kd树近邻算法_数据分析师
2014-12-03
收藏

kd树近邻算法_数据分析师

kd树近邻搜索算法的改进:BBF算法

    咱们顺着上一节的思路,参考统计学习方法一书上的内容,再来总结下kd树的最近邻搜索算法:

输入:以构造的kd树,目标点x;
输出:x 的最近邻
算法步骤如下:
  1. 在kd树种找出包含目标点x的叶结点:从根结点出发,递归地向下搜索kd树。若目标点x当前维的坐标小于切分点的坐标,则移动到左子结点,否则移动到右子结点,直到子结点为叶结点为止。
  2. 以此叶结点为“当前最近点”。
  3. 递归的向上回溯,在每个结点进行以下操作:
    (a)如果该结点保存的实例点比当前最近点距离目标点更近,则更新“当前最近点”,也就是说以该实例点为“当前最近点”。
    (b)当前最近点一定存在于该结点一个子结点对应的区域,检查子结点的父结点的另一子结点对应的区域是否有更近的点。具体做法是,检查另一子结点对应的区域是否以目标点位球心,以目标点与“当前最近点”间的距离为半径的圆或超球体相交:
    如果相交,可能在另一个子结点对应的区域内存在距目标点更近的点,移动到另一个子结点,接着,继续递归地进行最近邻搜索;
    如果不相交,向上回溯。
  4. 回退到根结点时,搜索结束,最后的“当前最近点”即为x 的最近邻点。

    如果实例点是随机分布的,那么kd树搜索的平均计算复杂度是O(NlogN),这里的N是训练实例树。所以说,kd树更适用于训练实例数远大于空间维数时的k近邻搜索,当空间维数接近训练实例数时,它的效率会迅速下降,一降降到“解放前”:线性扫描的速度。

    也正因为上述k最近邻搜索算法的第4个步骤中的所述:“回退到根结点时,搜索结束”,每个最近邻点的查询比较完成过程最终都要回退到根结点而结束,而导致了许多不必要回溯访问和比较到的结点,这些多余的损耗在高维度数据查找的时候,搜索效率将变得相当之地下,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改进这个原始的kd树最近邻搜索算法呢?

    从上述标准的kd树查询过程可以看出其搜索过程中的“回溯”是由“查询路径”决定的,并没有考虑查询路径上一些数据点本身的一些性质。一个简单的改进思路就是将“查询路径”上的结点进行排序,如按各自分割超平面(也称bin)与查询点的距离排序,也就是说,回溯检查总是从优先级最高(Best Bin)的树结点开始。

    针对此BBF机制,读者Feng&书童点评道:

  1. 在某一层,分割面是第ki维,分割值是kv,那么 abs(q[ki]-kv) 就是没有选择的那个分支的优先级,也就是计算的是那一维上的距离;
  2. 同时,从优先队列里面取节点只在某次搜索到叶节点后才发生,计算过距离的节点不会出现在队列的,比如1~10这10个节点,你第一次搜索到叶节点的路径是1-5-7,那么1,5,7是不会出现在优先队列的。换句话说,优先队列里面存的都是查询路径上节点对应的相反子节点,比如:搜索左子树,就把对应这一层的右节点存进队列。

    如此,就引出了本节要讨论的kd树最近邻搜索算法的改进:BBF(Best-Bin-First)查询算法,它是由发明sift算法的David Lowe在1997的一篇文章中针对高维数据提出的一种近似算法,此算法能确保优先检索包含最近邻点可能性较高的空间,此外,BBF机制还设置了一个运行超时限定。采用了BBF查询机制后,kd树便可以有效的扩展到高维数据集上。

    伪代码如下图所示(图取自图像局部不变特性特征与描述一书):

    还是以上面的查询(2,4.5)为例,搜索的算法流程为:

  1. 将(7,2)压人优先队列中;
  2. 提取优先队列中的(7,2),由于(2,4.5)位于(7,2)分割超平面的左侧,所以检索其左子结点(5,4)。同时,根据BBF机制”搜索左/右子树,就把对应这一层的兄弟结点即右/左结点存进队列”,将其(5,4)对应的兄弟结点即右子结点(9,6)压人优先队列中,此时优先队列为{(9,6)},最佳点为(7,2);然后一直检索到叶子结点(4,7),此时优先队列为{(2,3),(9,6)},“最佳点”则为(5,4);
  3. 提取优先级最高的结点(2,3),重复步骤2,直到优先队列为空。
    如你在下图所见到的那样(话说,用鼠标在图片上写字着实不好写):

2.7、球树、M树、VP树、MVP树

2.7.1、球树

    咱们来针对上文内容总结回顾下,针对下面这样一棵kd树:

    现要找它的最近邻。

    通过上文2.5节,总结来说,我们已经知道:

1、为了找到一个给定目标点的最近邻,需要从树的根结点开始向下沿树找出目标点所在的区域,如下图所示,给定目标点,用星号标示,我们似乎一眼看出,有一个点离目标点最近,因为它落在以目标点为圆心以较小长度为半径的虚线圆内,但为了确定是否可能还村庄一个最近的近邻,我们会先检查叶节点的同胞结点,然叶节点的同胞结点在图中所示的阴影部分,虚线圆并不与之相交,所以确定同胞叶结点不可能包含更近的近邻。

2、于是我们回溯到父节点,并检查父节点的同胞结点,父节点的同胞结点覆盖了图中所有横线X轴上的区域。因为虚线圆与右上方的矩形(KD树把二维平面划分成一个一个矩形)相交...

    如上,我们看到,KD树是可用于有效寻找最近邻的一个树结构,但这个树结构其实并不完美,当处理不均匀分布的数据集时便会呈现出一个基本冲突:既邀请树有完美的平衡结构,又要求待查找的区域近似方形,但不管是近似方形,还是矩形,甚至正方形,都不是最好的使用形状,因为他们都有角。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上图中,如果黑色的实例点离目标点星点再远一点,那么势必那个虚线圆会如红线所示那样扩大,以致与左上方矩形的右下角相交,既然相交了,那么势必又必须检查这个左上方矩形,而实际上,最近的点离星点的距离很近,检查左上方矩形区域已是多余。于此我们看见,KD树把二维平面划分成一个一个矩形,但矩形区域的角却是个难以处理的问题。

    解决的方案就是使用如下图所示的球树:

先从球中选择一个离球的中心最远的点,然后选择第二个点离第一个点最远,将球中所有的点分配到离这两个聚类中心最近的一个上,然后计算每个聚类的中心,以及聚类能够包含它所有数据点所需的最小半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分裂一个包含n个殊绝点的球的成本只是随n呈线性增加。

    使用球树找出给定目标点的最近邻方法是,首先自上而下贯穿整棵树找出包含目标点所在的叶子,并在这个球里找出与目标点最靠近的点,这将确定出目标点距离它的最近邻点的一个上限值,然后跟KD树查找一样,检查同胞结点,如果目标点到同胞结点中心的距离超过同胞结点的半径与当前的上限值之和,那么同胞结点里不可能存在一个更近的点;否则的话,必须进一步检查位于同胞结点以下的子树。

    如下图,目标点还是用一个星表示,黑色点是当前已知的的目标点的最近邻,灰色球里的所有内容将被排除,因为灰色球的中心点离的太远,所以它不可能包含一个更近的点,像这样,递归的向树的根结点进行回溯处理,检查所有可能包含一个更近于当前上限值的点的球。

    球树是自上而下的建立,和KD树一样,根本问题就是要找到一个好的方法将包含数据点集的球分裂成两个,在实践中,不必等到叶子结点只有两个胡数据点时才停止,可以采用和KD树一样的方法,一旦结点上的数据点打到预先设置的最小数量时,便可提前停止建树过程。

    也就是上面所述,先从球中选择一个离球的中心最远的点,然后选择第二个点离第一个点最远,将球中所有的点分配到离这两个聚类中心最近的一个上,然后计算每个聚类的中心,以及聚类能够包含它所有数据点所需的最小半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分裂一个包含n个殊绝点的球的成本只是随n呈线性增加(注:本小节内容主要来自参考条目19:数据挖掘实用机器学习技术,[新西兰]Ian H.Witten 著,第4章4.7节)。

2.7.2、VP树与MVP树简介

    高维特征向量的距离索引问题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经常采用的解决办法是首先对高维特征空间做降维处理,然后采用包括四叉树、kd树、R树族等在内的主流多维索引结构,这种方法的出发点是:目前的主流多维索引结构在处理维数较低的情况时具有比较好的效率,但对于维数很高的情况则显得力不从心(即所谓的维数危机) 。

    实验结果表明当特征空间的维数超过20 的时候,效率明显降低,而可视化特征往往采用高维向量描述,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10^2的量级,甚至更高。在表示图像可视化特征的高维向量中各维信息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通过降维技术去除属于次要信息的特征向量以及相关性较强的特征向量,从而降低特征空间的维数,这种方法已经得到了一些实际应用。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不足之处采用降维技术可能会导致有效信息的损失,尤其不适合于处理特征空间中的特征向量相关性很小的情况。另外主流的多维索引结构大都针对欧氏空间,设计需要利用到欧氏空间的几何性质,而图像的相似性计算很可能不限于基于欧氏距离。这种情况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基于距离的度量空间高维索引结构可以直接应用于高维向量相似性查询问题。

    度量空间中对象之间的距离度量只能利用三角不等式性质,而不能利用其他几何性质。向量空间可以看作由实数坐标串组成的特殊度量空间,目前针对度量空间的高维索引问题提出的索引结构有很多种大致可以作如下分类,如下图所示:

    
    其中,VP树和MVP树中特征向量的举例表示为:

     读者点评:

  1. UESTC_HN_AY_GUOBO:现在主要是在kdtree的基础上有了mtree或者mvptree,其实关键还是pivot的选择,以及度量空间中算法怎么减少距离计算;
  2. mandycool:mvp-tree,是利用三角形不等式来缩小搜索区域的,不过mvp-tree的目标稍有不同,查询的是到query点的距离小于某个值r的点;另外作者test的数据集只有20维,不知道上百维以后效果如何,而减少距离计算的一个思路是做embedding,通过不等式排除掉一部分点。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