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至简的数据体系构建方法论
由上至下地梳理数据指标体系
1.确定目标
这是第一个应该问自己的问题。花大力气做数据分析,最终为了什么呢?如果这都没想清楚,那数据体系肯定无从下手。
是想提高用户活跃度、增加用户、增加销量,还是别的什么目标?这么一想,好像我都想要。都想要没有问题,但是会让工作的边界无限蔓延,导致事情无法推进。所以,应该从最关心的那个目标/KPI入手。
那么,什么问题才是我们最需要关心的目标呢?
对于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公司和不同角色的用户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都不一样:对于很多公司老板来说,利润就是他们最关心的目标;对于非售卖产品/服务的公司或政府而言,也许客户满意度是最关心的目标;对于交易平台类公司或早期电商公司而言,利润不是重点,交易量是最关心的目标。
最关心的目标搞定了,下面是不是可以解决都想要的问题了呢?并不是这样。大数据带来的最大一个误区就是数据量和字段数越多越好。但是,在真正解决具体业务问题时,我们一定是从大数据的全集中切出相关的一个子集来使用的。
对于单人而言,无论是老板还是执行层,同时关注的目标/KPI都不宜过多。同时看几十个KPI,想象一下也知道会很晕,且耗费时间。但是,对企业而言确实有很多KPI都是非常重要的。这该怎么办?可以分解到多人,即不同角色一起协作,每个角色关注自己的目标,所有角色合在一起是公司所有目标/KPI的全集。
假设老板最关注的目标是利润,利润=收入-成本,可以将这个目标分解为由销售总监来关注收入,运营总监来关注成本。当然,并不是说老板不能看收入,而是把常规性的关注目标锁定在一个可行的范围之内。
2.分解指标
目标确定了,下一步是分解出相关的指标。
针对目标,需要哪些指标来监控或分析能达成目标呢?比如利润,相关指标就是收入和成本,当然这太粗了,收入有哪几类,成本有哪几类,都应该考虑进去。比如对于零售行业的销售额,可以分解为客流量、进店率、购买率、客单价和复购率等。
所以,分解的方式有很多种,需要遵循MECE原则(完全穷举,相互独立)。
3.细化字段
针对指标的计算公式,涉及到哪些字段,分别在哪些库的哪些表里,是否需要数据清洗,清洗规则是什么等。
比如购买率,是通过公式“购买人数/进店人数”算出来的,购买人数又是对“客户ID”进行计数计算得出来的,这些指标涉及到的字段对应到数据库里哪张表的哪个字段,需要梳理清楚,这部分就需要IT人员或数据库管理员的介入和配合了。
4.非功能需求
上述第3步完成之后,我们其实已经算是梳理完了指标体系,可以落地了,但为了让最终形成的数据系统更加完备、友好、可用,还需要一些非功能需求的梳理。
UI:偏好什么样的展示风格,这点看着无关紧要,但实际上用户每天都会与数据系统打交道,美观、体验好的系统UI会让用户更加喜欢。
页面流:哪些相关指标摆放到同一个报告页面上,页面之间的层次关系如何,用户可以在页面之间如何跳转。
权限:谁能看哪些数据范围,谁能看哪些字段和指标,需要有统一的权限控制,避免出现数据安全问题。
ETL:数据从数据源同步到分析系统的频率如何,规则如何。
集成:是否需要在界面、预警消息等层面与其它系统进行集成。
性能: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直接决定系统可用性。如果数据量大时需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才能看到结果,相信这个系统就不会有人愿意用了。
5.系统实施
上述4项完成之后,我们就形成了《数据运营系统需求文档/实施方案》,即可落地到数据运营系统里,然后,再根据报告页面数量、数据准备复杂度等确定工作量和时间计划。
二.由下至上地实施落地到BI系统
1.连接数据
根据需求文档/实施方案,一步步进行系统搭建工作。这个系统有的企业称之为大数据平台,有的企业称之为BI系统。大数据平台的范畴会更广一些,但对企业数据化运营而言,BI一定是核心构成。
那么,无论是开发还是基于像永洪科技一样的第三方工具快速实施,系统搭建的第一步都是连接各个数据源,打通和各个数据源之间的通路。
在企业里,数据环境往往是异构的,数据源可能包括数据库、Hadoop系列平台、Excel文件、日志文件、NoSQL数据库、第三方接口等,需要对每种数据源都有快速友好的对接方式。
最终,我们在系统里能看到所需要的各个数据源中所有的表格和字段。
2.数据处理
数据源里的数据往往是有或多或少的不规范性存在的,比如有重复记录,比如有遗漏的空值,比如有明显不合理的异常值(比如有2020年的成交订单),还可能有同一个事物在系统中存在多个名称的情况。
这些数据如果不做一些处理或称之为清洗的工作,是会对分析的准确性产生很大影响的,所以需要做些预处理。这个过程往往是最耗时、最枯燥的,但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提醒:这个环节的问题将在下一篇《大道至简的数据治理方法_论》文章中再深入探讨。
3.数据建模
数据处理好了,下一步就该做数据建模了。
一提到建模,非技术背景的用户就生畏,觉得高深不可理解。其实建出的模是个什么东西呢?简单来讲,把多张表关联到一起,就是一个数据模型。
比如,公司要做绩效分析,需要员工的工龄、学历、项目数、项目金额、项目利润率等指标,其中工龄、学历在个人信息表里,项目数、项目金额在项目表里,项目利润率在财务表里,这三张表有个共同字段“员工编号”,通过这个字段把这三张表关联起来,这就是一个数据模型,一个绩效分析主题的数据模型。
4.制作数据报告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MySQL 执行计划中 rows 数量的准确性解析:原理、影响因素与优化 在 MySQL SQL 调优中,EXPLAIN执行计划是核心工具,而其中的row ...
2025-09-15解析 Python 中 Response 对象的 text 与 content:区别、场景与实践指南 在 Python 进行 HTTP 网络请求开发时(如使用requests ...
2025-09-15CDA 数据分析师:激活表格结构数据价值的核心操盘手 表格结构数据(如 Excel 表格、数据库表)是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数据形态 ...
2025-09-15Python HTTP 请求工具对比:urllib.request 与 requests 的核心差异与选择指南 在 Python 处理 HTTP 请求(如接口调用、数据爬取 ...
2025-09-12解决 pd.read_csv 读取长浮点数据的科学计数法问题 为帮助 Python 数据从业者解决pd.read_csv读取长浮点数据时的科学计数法问题 ...
2025-09-12CDA 数据分析师:业务数据分析步骤的落地者与价值优化者 业务数据分析是企业解决日常运营问题、提升执行效率的核心手段,其价值 ...
2025-09-12用 SQL 验证业务逻辑:从规则拆解到数据把关的实战指南 在业务系统落地过程中,“业务逻辑” 是连接 “需求设计” 与 “用户体验 ...
2025-09-11塔吉特百货孕妇营销案例:数据驱动下的精准零售革命与启示 在零售行业 “流量红利见顶” 的当下,精准营销成为企业突围的核心方 ...
2025-09-11CDA 数据分析师与战略 / 业务数据分析:概念辨析与协同价值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体系中,“战略数据分析”“业务数据分析” 是企业 ...
2025-09-11Excel 数据聚类分析:从操作实践到业务价值挖掘 在数据分析场景中,聚类分析作为 “无监督分组” 的核心工具,能从杂乱数据中挖 ...
2025-09-10统计模型的核心目的:从数据解读到决策支撑的价值导向 统计模型作为数据分析的核心工具,并非简单的 “公式堆砌”,而是围绕特定 ...
2025-09-10CDA 数据分析师:商业数据分析实践的落地者与价值创造者 商业数据分析的价值,最终要在 “实践” 中体现 —— 脱离业务场景的分 ...
2025-09-10机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关键:从业务到落地的全流程解析 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浪潮中,机器学习作为核心工具,已广泛应用于 ...
2025-09-09SPSS 编码状态区域中 Unicode 的功能与价值解析 在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
2025-09-09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商业数据分析流程的核心力量 在商业决策从 “经验驱动” 向 “数据驱动” 转型的过程中,商业数据分析总体 ...
2025-09-09R 语言:数据科学与科研领域的核心工具及优势解析 一、引言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无论是科研人员验证实验假设(如前文中的 T ...
2025-09-08T 检验在假设检验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引言 在科研数据分析、医学实验验证、经济指标对比等领域,常常需要判断 “样本间的差异是 ...
2025-09-08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用数据说话” 已从企业的 “加分项” 变为 “生存必需”。然而,零散的数据分析无法持续为业务赋能 ...
2025-09-08随机森林算法的核心特点:原理、优势与应用解析 在机器学习领域,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作为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
2025-09-05Excel 区域名定义:从基础到进阶的高效应用指南 在 Excel 数据处理中,频繁引用单元格区域(如A2:A100、B3:D20)不仅容易出错, ...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