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461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10330
什么是大数据?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贡献大数据
什么叫大数据?这个问题似乎离我们的工作生活有点远,但事实上真的远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明白什么叫大数据。不去找什么百度知道,不去查什么维基百科,我们用最简单通俗的言词来描述:所谓大数据,不过就是体量达到我们难以想象的那样大的一大堆数据。这些数据的贡献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它们被存放在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云端。即便如此,却在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大数据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金矿
当你清楚地知道全世界智能手机用户喜欢哪些App,当你知道全世界PC用户用Google、用百度怎么搜索、搜索什么的时候,当你掌握了用户在PC端与移动端的使用习惯有什么差别之后,你是否能意识到这些资源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价值有多么巨大呢?
全球单中国市场,手机的普及程度就已经达到了人手至少一部的程度,可以想象智能手机的市场是多么庞大。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只是一个开始,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的数据收集才是关键,每个人每天至少会启动哪几个App,在每一个App内是如何进行搜索的,每个人在安装了某个App之后是否会卸载掉之前的同类App,等等这一切不光是证明大数据的“大”,同时也是展现了大数据的变化之“快”。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若有所思,如果掌握这些大数据的人是你,你会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于是,一个新的问题来了,当面对大到难以想象的大数据时,你是否具备分析处理它们的能力。谁都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即便都能塞得进嘴里,能不能咽得下去还的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
这些看似难以想象的高科技玩意,会不会只是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呢?
如果一家公司如果掌握了大数据,并且同时具备分析处理大数据的能力,那么市场对于这个公司来说就是透明的。但如果是聪明的公司,在这个基础上还会做什么呢?如果用Facebook来做参照物,就会意识到社交所带来的数据交叉性的价值所在,这也是大数据的另一处魅力所在。
简单总结一下,大数据应该具备规模巨大、数据增速快、数据之间交叉性强三大特征。垂涎大数据的公司,需要具备分析处理、有逻辑性提炼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拥有大数据,能够挖掘大数据价值的公司才具备生存的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对于消费者来说是笑面虎
说了这么多“废话”,可能大家已经不耐烦了,这和我们平时用手机到底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有关系,而且关系还不是一般的大,只是还没有一个契机让我们感受到大数据的存在而已。
我们用手机的行为习惯只是大数据中的一种,也是和我们最密切相关的一类大数据。无论从体量大小、信息量增速快慢、数据间的交叉性哪一个角度来说,我们都在无时无刻地为大数据做着贡献。而这些数据,大多被搜索引擎、以及各种“云”上传到我们看不到的空间保存起来,接着被进行各种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用户对于互联网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肉鸡”。
没有人愿意做“肉鸡”,但我们又确实是不折不扣的“肉鸡”
无论你是用Android手机、苹果iPhone、诺基亚Windows Phone手机,还是各种大大小小的非主流系统,接入互联网无非就是浏览器和App两种主要途径。要不是“棱镜”事件,我们可能永远也想象不到原来大家其实都在裸奔,毫无隐私可言。
具体到智能手机,纵使Android体验再不如iOS,背后有谷歌搜索、Google+等等撑腰也秒杀一切。微软Bing(必应)搜索做的再烂,微软也始终不离不弃,同样说明大数据对于未来十几年、二十几年的重要性。苹果以2亿美元收购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公司Topsy(主要是分析Twitter),重点不在于社交本身、而在于社交所产生数据的价值。从这个层面来说,iPhone也仅仅是体验优秀的终端,未来依旧掌握在“大数据玩家”的手里。
当了解过大数据之后,背后有没有一丝凉意呢?
智能移动终端市场的全球性增长,中国4G终于在2013年底上马,预示着从2014年开始,大数据与云存储必将成为资本家争抢的香饽饽。既然作为“肉鸡”的我们无法逃避,那么至少在消费、使用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的分析与自我保护能力。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在数据可视化领域,树状图(Tree Diagram)是呈现层级结构数据的核心工具——无论是电商商品分类、企业组织架构,还是数据挖掘中 ...
2025-11-17核心结论:“分析前一天浏览与第二天下单的概率提升”属于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挖掘(含序列模式挖掘) 技术——它聚焦“时间序 ...
2025-11-17在数据驱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很多企业陷入“数据多但用不好”的困境:营销部门要做用户转化分析却拿不到精准数据,运营 ...
2025-11-17在使用Excel透视表进行数据汇总分析时,我们常遇到“需通过两个字段相乘得到关键指标”的场景——比如“单价×数量=金额”“销量 ...
2025-11-14在测试环境搭建、数据验证等场景中,经常需要将UAT(用户验收测试)环境的表数据同步到SIT(系统集成测试)环境,且两者表结构完 ...
2025-11-14在数据驱动的企业中,常有这样的困境:分析师提交的“万字数据报告”被束之高阁,而一张简洁的“复购率趋势图+核心策略标注”却 ...
2025-11-14在实证研究中,层次回归分析是探究“不同变量组对因变量的增量解释力”的核心方法——通过分步骤引入自变量(如先引入人口统计学 ...
2025-11-13在实时数据分析、实时业务监控等场景中,“数据新鲜度”直接决定业务价值——当电商平台需要实时统计秒杀订单量、金融系统需要实 ...
2025-11-13在数据量爆炸式增长的今天,企业对数据分析的需求已从“有没有”升级为“好不好”——不少团队陷入“数据堆砌却无洞察”“分析结 ...
2025-11-13在主成分分析(PCA)、因子分析等降维方法中,“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与 “载荷矩阵” 是两个高频出现但极易混淆的核心矩阵 —— ...
2025-11-12大数据早已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渗透各行业的核心生产力。但同样是拥抱大数据,零售企业的推荐系统、制造企业的设备维护、金 ...
2025-11-12在数据驱动的时代,“数据分析” 已成为企业决策的核心支撑,但很多人对其认知仍停留在 “用 Excel 做报表”“写 SQL 查数据” ...
2025-11-12金融统计不是单纯的 “数据计算”,而是贯穿金融业务全流程的 “风险量化工具”—— 从信贷审批中的客户风险评估,到投资组合的 ...
2025-11-11这个问题很有实战价值,mtcars 数据集是多元线性回归的经典案例,通过它能清晰展现 “多变量影响分析” 的核心逻辑。核心结论是 ...
2025-11-11在数据驱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不知道要什么数据”“分析结果用不上” 是企业的普遍困境 —— 业务部门说 “要提升销量 ...
2025-11-11在大模型(如 Transformer、CNN、多层感知机)的结构设计中,“每层神经元个数” 是决定模型性能与效率的关键参数 —— 个数过少 ...
2025-11-10形成购买决策的四个核心推动力的是:内在需求驱动、产品价值感知、社会环境影响、场景便捷性—— 它们从 “为什么买”“值得买吗 ...
2025-11-10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 已从企业的 “可选动作” 变为 “生存必需”。然而,多数企业的转型仍停留在 “上线系统、收集 ...
2025-11-10在数据分析与建模中,“显性特征”(如用户年龄、订单金额、商品类别)是直接可获取的基础数据,但真正驱动业务突破的往往是 “ ...
2025-11-07在大模型(LLM)商业化落地过程中,“结果稳定性” 是比 “单次输出质量” 更关键的指标 —— 对客服对话而言,相同问题需给出一 ...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