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职业发展用好大数据,不惟大数据
用好大数据,不惟大数据
2016-01-03
收藏

用好大数据,不惟大数据

面对渐行渐劲的大数据,如何做到科学运用,成为一道充满挑战但也颇具魅力的命题。

大数据者,全量数据也,“量大”是其核心。大数据正在深刻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言其要者有三:

一则,海量数据中,有的模糊有的精确,有的可计量能计算有的则不然,但这些都不影响“全量数据”的本质。因其全故能成其事——人们不必再像以往那样,非要挖空心思觅参数、定算法、建模型,以便完成“由部分推测全部”的艰苦过程,因为所有数据都已了然于胸,随手可拈。

二则,大数据时代里,你我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登簿入册。当“信息孤岛”加速消失、举手投足皆有记录,你会发现,以往的浑水摸鱼越来越难,“透明人”、“讲规矩”、“守信用”的舞台却越发宽广。对监管者、服务者和市场主体而言,透明可视、效率极高的大数据,是一次全新考试。

三则,大数据带来了需求与供给对接方式的变化,这一点,或许最具方向性和决定性意义。有些表现为“减少盲目,精准对接”,打车软件和网上就医是这方面的代表。有些表现为“告别落后,与时俱进”。比如,在简政放权过程中,过去以现场为主的服务方式、以抽查为主的监管方式,早已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需要和人民群众诉求。这时,“互联网+”、大数据便大有可为。

大数据优点多多,但有时却被其他因素紧紧捂在身下,不得施展。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大数据充分涌流并真正发挥作用。

以大数据运用比较深入的足球领域为例,中国女足之所以能在今年世界杯上时隔多年再进八强,大数据起了关键作用——它使女足训练计量化、清晰化,为教练组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然而,队内专门请来的数据分析师也坦言,我们与德国等大数据“领军者”根本没法比。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发现,目前女足训练时,只有一少半球员能穿上数据采集背心。为什么?100多万元的装备太贵且属于政府采购,年度预算控制很严,所以不能马上落实。

大数据“无所不包”,却未必万能——在其初试啼音的当下,清醒务实的态度尤为重要。

清醒务实,意味着再海量的数据也不可能“无所不包”。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表明,世界及其规律是人们可以认知的,但又是永远认知不完的。对海量数据,不能为其所累,而要主动驾驭,为我所用。主动与被动的辩证法,在大数据时代不但没有消退,反而愈加重要。

清醒务实,意味着再海量的数据也不可能“包打天下”。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技术、制度和道德理念,是3个不可或缺又不能互相替代的社会要素。换句话讲,仅有技术进步,还远远不够。

具体到大数据这件事上,我们注意到,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第9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在解读该《意见》时,特地强调了制度建设——事前信用承诺制度、产品信息溯源制度、网络经营者身份标识制度……

不过,在运用大数据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过程中,道德理念的作用会更加凸显。再高级的技术也难免存在缺陷,再严密的机制也难言禁绝漏洞。因此,加快形成褒扬诚信的正面导向,使更多市场主体自觉践行诚信、主动抵制失信,并让诚实守信者更多受益,才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好办法。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