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大数据都是忽悠人的?
大数据是仅次于互联网思维之外最热的词,大数据原来的意思是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让人们收集数据变得更加方便,这种方便又可以直接转换为某种直观的相关把握,从而便于决策。
比如谷歌搜索里面趋势项目在印度应对疟疾的作用,谷歌比印度官方还更早地知道了疟疾扩散的路径和放大程度。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百货公司的销售数据发现尿布和啤酒的相关关系,男人为自己的婴儿买尿布顺便会买几罐啤酒,那么正确的货品摆放是将尿布和啤酒放在一起,这样会提高销售额。
这些都是比较正面的例子,人们被这些例子所打动,觉得大数据真的很好很好,不需要深究因果,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关联性判断,从而美化生活。
但是大数据在中国,尤其在中国最火爆的领域,比如手机、电商、娱乐等等诸多领域都变了味道,大数据变成了一种大造假,它的基本逻辑是,通过制造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达到欺骗或者吆喝的目的,从而榨取整个社会残余的一点点信任。笔者觉得,中国大数据已经变成了互联网思维骗术的最核心部分。
举几个例子吧。比如一家著名的智能手机生产商,它们基本都是采取电商模式,不走任何线下渠道或者定制机,他们最常见的举动就是在双11或者自己的某某节上宣布,几秒之内就销售了多少部手机,一天之内就是百万部,它的手机永远都是秒内售磬,弄得没买到的人都不知道时间去了哪儿?
在苹果iPhone最热的时候,这家手机公司也跟苹果一样,采取粉丝大清早起来就排队的模式,弄得争议很大,因为买iPhone在美国也排队在欧洲也排队在亚洲也排队,几乎变成了一种全球化现象,大家都觉得这是真的。而这家手机商在中国玩雇佣排队,就令人感到很奇怪,所以有争议。这家不断进步的手机商也很聪明,随后将精力主要放在线上,开启了线上秒杀模型。
线上有几个特点,第一是节省店面成本;第二是收集需求,有需求才发货,这端不动那端也不动,很互联网思维。第三点没有人说,可以造交易量的假。比如发售手机100万部,预估兴奋的屌丝大约30万,那么70万部就可以自己买,通过账户打钱来买,因为买的是自己的东西,钱落入的账户也是自己的账户,在德隆时代的股票市场,这叫自买自卖自弹自唱。弄得很热火,也吸收小散进去看看。
当然,卖手机比弄股票还是厚道一些,无非是让潜在好奇的人也进去看看,觉得不错买一部,不至于套牢这么严重,况且人家手机的确很便宜。但这其中的内在道理是一样的,线上交易无论是天猫还是自己的电商平台,都是可以“造大数据”的。
业内基本都领会了这三点做法,笔者看到其他的一些国产手机商都开始学习这套模式,笔者有100%信心展望:未来各手机商宣布卖出的手机量之和肯定高于整体手机出货量,就像中国的GDP统计一样,各省统计出来的GDP之和,远远统计局做的总量抽样估计,这种宏观上的中国式统计景观,已经大面积地出现在微观企业的互联网思维中。
中国式大数据的核心关键词,除了展示自己的东西如何牛之外,主要是通过数据来影响消费者,达到数据操控和数据干扰的目的。
再简单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做电影电视或者做书的,都喜欢做一个预定的app,意思是如果观众读者先预定了电影票或者期书,那么到了真实购买阶段,是有很大的折扣的。但一般来说,他们都会将观众或者读者的数量弄得很高,制造出很红火的样子,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收集未来需求,而是要影响院线或者出版社:你看,观众和读者这么踊跃,意味着该片或者该书是非常牛的,你们院线或者出版社要拿出最好的放映资源或者出版推广资源来做——“大数据”变成了一种影响力或者操纵力。
在一些更草根的领域里面,大数据黑幕更是泛滥。现在最草根最惊愕的领域是自媒体融资领域,动不动一个小公号就宣布自己融资百万或者千万,估值上亿。当然,不否认这个世界的确存在很多傻钱,有些媒体人的资源的确还不错,融点小钱也不在话下,但是傻钱也不是你们想得那样。比如笔者亲自看到的案例是这样的:一个信息类的app项目估值,融资方的确给了点小钱,不到100万,但被吆喝成2千万,只占20%的股份,这意味着该项目估值已经达到了亿级,融资方是这么告诉该项目的创始人,100万省点花,够你们这点人干一年,你们要努力干,等未来市场更热一点,找一个更傻的人做B轮融资,就算成本价,也能算上1亿,大家都赚了。所以,现在这个估值钱可以少点,但口气绝不能小点。未来的盈利模式是有可能做大,但主要精力用于博傻。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数据清洗工具全景指南:从入门到进阶的实操路径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链条中,“数据清洗” 是决定后续分析与建模有效性的 “第一道 ...
2025-08-29机器学习中的参数优化:以预测结果为核心的闭环调优路径 在机器学习模型落地中,“参数” 是连接 “数据” 与 “预测结果” 的关 ...
2025-08-29CDA 数据分析与量化策略分析流程:协同落地数据驱动价值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实践中,“流程” 是确保价值落地的核心骨架 ——CDA ...
2025-08-29CDA含金量分析 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时代,数据驱动决策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CDA(Certified Data Analys ...
2025-08-28CDA认证:数据时代的职业通行证 当海通证券的交易大厅里闪烁的屏幕实时跳动着市场数据,当苏州银行的数字金融部连夜部署新的风控 ...
2025-08-28PCU:游戏运营的 “实时晴雨表”—— 从数据监控到运营决策的落地指南 在游戏行业,DAU(日活跃用户)、MAU(月活跃用户)是衡量 ...
2025-08-28Excel 聚类分析:零代码实现数据分群,赋能中小团队业务决策 在数字化转型中,“数据分群” 是企业理解用户、优化运营的核心手段 ...
2025-08-28CDA 数据分析师:数字化时代数据思维的践行者与价值推动者 当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数据已从 “辅助性信息” 跃 ...
2025-08-28ALTER TABLE ADD 多个 INDEX:数据库批量索引优化的高效实践 在数据库运维与性能优化中,索引是提升查询效率的核心手段。当业务 ...
2025-08-27Power BI 去重函数:数据清洗与精准分析的核心工具 在企业数据分析流程中,数据质量直接决定分析结果的可靠性。Power BI 作为主 ...
2025-08-27CDA 数据分析师:数据探索与统计分析的实践与价值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业的当下,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资产,而 CDA(Certif ...
2025-08-27t 检验与 Wilcoxon 检验:数据差异比较的两大统计利器 在数据分析中,“比较差异” 是核心需求之一 —— 如新药疗效是否优于旧药 ...
2025-08-26季节性分解外推法:解锁时间序列预测的规律密码 在商业决策、资源调度、政策制定等领域,准确的预测是规避风险、提升效率的关键 ...
2025-08-26CDA 数据分析师:数据治理驱动下的企业数据价值守护者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战略资产,其价值的释放离不开高 ...
2025-08-26基于 SPSS 的 ROC 曲线平滑调整方法与实践指南 摘要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是评估诊断模型或预测指标效能的核心工具, ...
2025-08-25神经网络隐藏层神经元个数的确定方法与实践 摘要 在神经网络模型设计中,隐藏层神经元个数的确定是影响模型性能、训练效率与泛 ...
2025-08-25CDA 数据分析师与数据思维:驱动企业管理升级的核心力量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据已成为企业继人力、物力、财力之后的 ...
2025-08-25CDA数据分析师与数据指标:基础概念与协同逻辑 一、CDA 数据分析师:数据驱动时代的核心角色 1.1 定义与行业价值 CDA(Certified ...
2025-08-22Power Query 移动加权平均计算 Power Query 移动加权平均设置全解析:从原理到实战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的核心逻辑 移动加权平均 ...
2025-08-22描述性统计:CDA数据分析师的基础核心与实践应用 一、描述性统计的定位:CDA 认证的 “入门基石” 在 CDA(Certified Data Analy ...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