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时代 你的手机信息安全吗_数据分析师
移动通信的发展,让人们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变得无比便利,带来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但,手机又成为一部随身携带的监控器,随时可能泄露隐私和商业机密,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手机卡能被复制吗?现在,许多手机客户经常收到这样一条广告短信:“专业克隆各种手机卡,可用克隆出来的手机卡,接收对方短信,接听双方通话,可做到对方在手机上没有隐私,无需提供原卡……”
不仅是手机短信“促销”,复制手机卡的广告在互联网上也非常多。记者在电脑的搜索引擎上输入“复制手机卡”,马上就搜到许多类似“专业复制各种手机卡”、“专业克隆手机卡”、“想监听老公通话吗?我们帮你复制他的手机卡”的广告。
记者拨通了一个“咨询电话”,询问复制手机卡的情况。对方回答:“全国的手机卡我们都能复制,只要你提供手机号码,一周内你就能收到卡,每张卡2000元。”
那么,手机卡能不能被复制?
中国电信陕西公司高级专家张应斌告诉记者:“手机卡可以被复制,从技术上讲并不难。”
张应斌说,2G时代,国内移动通信网络主要分为GSM和CDMA,GSM融合了FDMA频分多址和TDMA时分多址两种加密算法,CDMA则采取码分多址的加密算法。现在,破解GSM的加密算法已经不是一个难题,市场上销售的花样繁多的山寨机全都是GSM制式,大量非法发送垃圾短信的伪基站也全都是GSM制式。
“只需要知道手机号码、手机卡卡号等信息,复制一张GSM手机卡很简单,复制的手机卡具备语音通信和短信收发功能,但不能使用3G、4G网络。也就是说,可以监听通话和偷收短信。”
目前,移动通信虽然从过去的2G发展到了3G、4G,但由于2G频率低,穿透能力强,覆盖范围大,3G、4G主要支持上网功能,人们用手机进行的语音通信和短信收发依然主要使用的是2G网络。2G的技术缺陷让监听成为可能。
恶意软件窃取手机用户信息其实,复制手机卡并不是唯一的窃取信息的方式,甚至不是主要的。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窃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现在最让人防不胜防的是恶意软件。
如今,很多智能手机用户被恶意软件、垃圾信息、隐私泄露等手机安全问题困扰。酷派集团有关人士介绍,中国网民因手机泄密每年造成损失约1500亿元,商界因手机泄密每年导致经济损失约100亿元。
张应斌告诉记者:“给手机植入恶意软件的方法很多,其中80%是通过APP和虚假链接安装到手机里。如常见的给手机用户发送一条手机短信或微信,里面有一个网址链接,伪装成让用户感兴趣或者好奇的信息,只要用户点击链接,恶意软件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植入手机。植入恶意软件后,程序会将通话、短信、录音、图片、GPS、定位、手机QQ、微信、上网行为等内容自动发送到监听者的邮箱,甚至随时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监看手机用户的一举一动。”
中国电信陕西公司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恶意软件窃密的全过程。第一步,在一家国内知名购物网站输入“远程手机监控软件”,网页上出现了许多出售信息,很轻易就购买到了。第二步,发送一条伪装短信到演示手机,然后点击短信中的一个链接,恶意软件瞬间安装进了手机。第三步,在电脑上打开自己预设好的邮箱,根据软件预设好的时间间隔,每过几分钟,邮箱就会收到一封邮件,邮件内容有手机收到的短信内容,有通话的录音、手机周围环境的录音,甚至清晰地显示手机所处的地理位置,精确到了路牌号和所处的建筑物的名称。
“现在,恶意软件的销售者可以根据购买者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制,功能越多,价格越高。正是因为智能手机容易泄密,现在有的重要会议会要求参会者卸下手机电池。因为只要手机通电,哪怕关机,窃密者依然能够进行监听。”张应斌说。
恶意软件也不是万能的,例如一些销售者宣传可以帮助手机用户修改短信内容和通话记录。“这个是不可能的,短信和通话记录保存在电信运营企业的服务器上,根本无法修改。”
除了恶意窃取手机用户信息外,许多互联网业务经营企业也在收集手机用户的相关信息。张应斌指出:“用户只要有上网行为,就一定会留下记录,如网上购物、手机导航、小游戏等,企业会记录这些信息,进行大数据研究和分析,并根据一些商家的需求进行有偿提供。在互联网上,许多免费的东西看起来很好,但极可能泄露用户的相关信息。”
专家支招如何防范信息被盗“恶意软件一般很小,很隐蔽,就连我们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人员都很难察觉,更不要说普通手机用户了。”张应斌表示。
那么,在智能手机普及和人们上网需求激增的大数据时代,如何防范被监听窃密?
张应斌告诉记者,如果在通话过程中有背景噪音,或者经常收到莫名电话、响一声电话,就有可能是被别人复制了手机卡,或许有人在进行监听。遇到这种情况,手机用户可以到电信运营企业的营业厅去更换一张手机卡,不用改变原电话号码,只是改变手机卡卡号等,这样非法复制的手机卡就不能再使用了。
在防止恶意软件盗取信息方面,张应斌提出了五个建议。
第一,用户收到来源不明的手机短信时,千万不要去点击里面的链接。单独的文字内容不会在手机里植入恶意软件。
第二,在手机里安装杀毒软件、优化软件,定期对手机进行“体检”。
第三,定期清理内存,删除不用的程序和APP。
第四,每过一段时间,最好“刷机”一次,恢复手机的出厂状态,防范手机里有恶意软件。
第五,在微信等社交应用中,不要点击陌生人的一些网络链接。
“在信息安全领域,经常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范的方法往往落后于黑客的手段。通过恶意软件盗取信息要消耗手机的流量,只要用户发现手机流量消耗莫名地大量增加时,就应该提高警惕,防范‘中招’。”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基于 Python response.text 的科技新闻数据清洗去噪实践 在通过 Python requests 库的 response.text 获取 API 数据后,原始数据 ...
2025-08-21基于 Python response.text 的科技新闻综述 在 Python 网络爬虫与 API 调用场景中,response.text 是 requests 库发起请求后获取 ...
2025-08-21数据治理新浪潮:CDA 数据分析师的战略价值与驱动逻辑 一、数据治理的多维驱动引擎 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时代,数据治 ...
2025-08-21Power BI 热力地图制作指南:从数据准备到实战分析 在数据可视化领域,热力地图凭借 “直观呈现数据密度与分布趋势” 的核心优势 ...
2025-08-20PyTorch 矩阵运算加速库:从原理到实践的全面解析 在深度学习领域,矩阵运算堪称 “计算基石”。无论是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 ...
2025-08-20数据建模:CDA 数据分析师的核心驱动力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数据已成为企业决策的核心资产。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 ...
2025-08-20KS 曲线不光滑:模型评估的隐形陷阱,从原因到破局的全指南 在分类模型(如风控违约预测、电商用户流失预警、医疗疾病诊断)的评 ...
2025-08-20偏态分布:揭开数据背后的非对称真相,赋能精准决策 在数据分析的世界里,“正态分布” 常被视为 “理想模型”—— 数据围绕均值 ...
2025-08-19CDA 数据分析师:数字化时代的价值创造者与决策智囊 在数据洪流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驱动” 已从企业战略口号落地为核心 ...
2025-08-19CDA 数据分析师:善用 Power BI 索引列,提升数据处理与分析效率 在 Power BI 数据分析流程中,“数据准备” 是决定后续分析质量 ...
2025-08-18CDA 数据分析师:巧用 SQL 多个聚合函数,解锁数据多维洞察 在企业数据分析场景中,单一维度的统计(如 “总销售额”“用户总数 ...
2025-08-18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表格结构数据的核心角色与实践应用 在企业日常数据存储与分析场景中,表格结构数据(如 Excel 表格、数据库 ...
2025-08-18PowerBI 累计曲线制作指南:从 DAX 度量到可视化落地 在业务数据分析中,“累计趋势” 是衡量业务进展的核心视角 —— 无论是 “ ...
2025-08-15Python 函数 return 多个数据:用法、实例与实战技巧 在 Python 编程中,函数是代码复用与逻辑封装的核心载体。多数场景下,我们 ...
2025-08-15CDA 数据分析师:引领商业数据分析体系构建,筑牢企业数据驱动根基 在数字化转型深化的今天,企业对数据的依赖已从 “零散分析” ...
2025-08-15随机森林中特征重要性(Feature Importance)排名解析 在机器学习领域,随机森林因其出色的预测性能和对高维数据的适应性,被广 ...
2025-08-14t 统计量为负数时的分布计算方法与解析 在统计学假设检验中,t 统计量是常用的重要指标,其分布特征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判断。 ...
2025-08-14CDA 数据分析师与业务数据分析步骤 在当今数据驱动的商业世界中,数据分析已成为企业决策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CDA 数据分析师作 ...
2025-08-14前台流量与后台流量:数据链路中的双重镜像 在商业数据分析体系中,流量数据是洞察用户行为与系统效能的核心依据。前台流量与 ...
2025-08-13商业数据分析体系构建与 CDA 数据分析师的协同赋能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商业数据分析已从 “可选工具” 升级为 “核 ...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