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461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10330
如何解决政府大数据躺在档案柜里“睡大觉”
政府大数据应用效率低 应重视和认知几个问题
近日,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正在北京召开中。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共商国家大事,热议民生问题,总结过去,规划未来。今年两会两会上,有几个十分引人关注的问题,大数据就是其中一个。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在会上指出,“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积累了大量与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并成为社会上最大的数据保有者,掌握着全社会信息资源的80%,其中包括3000余个数据库。”而事实上,我国政府大数据利用状况却极不理想,很多政府数据躺在相关部门的档案柜里“睡大觉”。
坚持不懈地呼吁源自一种紧迫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将其政府数据开放作为国家战略推动,借助政府数据开放,美国的医疗服务业节省3000亿美元,制造业在产品开发、组装等环节节省50%的成本。”孙丕恕说,目前,上海、北京、青岛等地先后出台了数据开放相关政策,搭建了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他认为,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推动措施,很多政府部门担心增加工作负担,甚至顾忌数据披露会暴露管理中的不足,因而主动性不强;相关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法律不健全,缺乏统一数据开放标准,地方政府和垂直系统各自为战,造成新的“开放的数据孤岛”。
“在国外,数据开放的工作都有明确的部门来负责,有效推动了这项工作的进展。例如,美国的data.gov是由美国总务管理局(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负责管理,并持续改进该网站。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fficeof Managementand Budget)负责设计网站的结构与规划。”孙丕恕建议,我国政府数据公开应明确组织机构,制定行动规划,研究制定政府数据开发目录和格式标准,“书同文、车同轨”。
从建设步骤和开放范围来看,他建议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在全国分领域、分区域实施。“建议选择试点区域,推动相关部门首先整理社会关注度高,与居民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环境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相关的数据,例如气象、交通、旅游、物价等部门所掌握的基础数据、业务类数据、管理类数据、统计类数据等。”
除了唤醒“沉睡”的政府数据,在孙丕恕看来,当前应该积极推进金融、电商、公共事业等大型企业数据的开放共享,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用好大数据。
“目前,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为1859.6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及8.2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这些数据第三方机构很难获得。”孙丕恕说,当前央行征信也在逐步建立信用的共享机制,但大部分局限于金融机构内部,没有有效地向社会开放。电信运营商、水电煤等公共事业机构内也积累了多年的业务数据,互联网公司则收集了大量的用户和企业信用数据,这些公司基于商业利益等不将数据开放,而是基于自有的局部数据开展征信服务业务。“目前,个人征信市场已向民营企业开放,大企业间也在积极谋求数据获取和数据共享的路径,如建立数据开放平台引入或交换第三方数据,但这些都缺乏明确的规范和政策,这一领域的数据壁垒问题亟需解决。”
政府大数据应用,应重视和认识的几个问题:
一是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大数据应用领先国家的所有大数据项目,都具有国家优先发展的相关目标(比如数据的开放和已获得,公民更好参与公共事务)。对大数据应用的主要关注点集中于安全、速度、交互性、分析能力,和缺少胜任的专业人员。然而,每个国家的政府基于其独有的环境,有自身的优势、机会和威胁。
二是分析机构。对于跨部门的数据,管理和综合数据需要一个自上而下的统筹。政府应建立一个大数据控制中心以综合各部门既有数据的数据库,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此外,政府还需要建立一个先进的分析机构负责开发战略,处理大数据如何通过新技术平台进行管理和分析,如何招募到熟练的从业人员。
三是实时分析。政府需要管理即时更新的大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同时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需要探索的新技术平台(比如云计算,先进分析和安全技术)。相当多的政府数据在性质上是全球化的,而且能够被用于预防和解决全球事务,因此必须开展全球合作。
四是国际化。各国政府间努力集成和共享地球观测数据。全球地球观测系统,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基础设施,产生了综合的、接近实时性的环境数据,目的是为全球使用者和决策制定者提供信息以供分析。政府也需要共享与安全威胁、诈骗和非法活动相关的数据。这种大数据需求不仅需要转换技术,还需要国际化的协作去共享和综合数据。
五是ICT专业公司。政府应该与ICT专业公司合作。例如,亚马逊AWS关联很多公共数据集,包括日本、美国人口调查数据和许多基因组及医疗数据库。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业务模型”与“数据模型”常被同时提及,却也频繁被混淆——业务团队口中的“用户增长模型”聚焦“如 ...
2025-11-20在游戏行业“高获客成本、低留存率”的痛点下,“提前预测用户流失并精准召回”成为运营核心命题。而用户流失并非突发行为——从 ...
2025-11-20在商业数据分析领域,“懂理论、会工具”只是入门门槛,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实践落地能力”——很多分析师能写出规范的SQL、 ...
2025-11-20在数据可视化领域,树状图(Tree Diagram)是呈现层级结构数据的核心工具——无论是电商商品分类、企业组织架构,还是数据挖掘中 ...
2025-11-17核心结论:“分析前一天浏览与第二天下单的概率提升”属于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挖掘(含序列模式挖掘) 技术——它聚焦“时间序 ...
2025-11-17在数据驱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很多企业陷入“数据多但用不好”的困境:营销部门要做用户转化分析却拿不到精准数据,运营 ...
2025-11-17在使用Excel透视表进行数据汇总分析时,我们常遇到“需通过两个字段相乘得到关键指标”的场景——比如“单价×数量=金额”“销量 ...
2025-11-14在测试环境搭建、数据验证等场景中,经常需要将UAT(用户验收测试)环境的表数据同步到SIT(系统集成测试)环境,且两者表结构完 ...
2025-11-14在数据驱动的企业中,常有这样的困境:分析师提交的“万字数据报告”被束之高阁,而一张简洁的“复购率趋势图+核心策略标注”却 ...
2025-11-14在实证研究中,层次回归分析是探究“不同变量组对因变量的增量解释力”的核心方法——通过分步骤引入自变量(如先引入人口统计学 ...
2025-11-13在实时数据分析、实时业务监控等场景中,“数据新鲜度”直接决定业务价值——当电商平台需要实时统计秒杀订单量、金融系统需要实 ...
2025-11-13在数据量爆炸式增长的今天,企业对数据分析的需求已从“有没有”升级为“好不好”——不少团队陷入“数据堆砌却无洞察”“分析结 ...
2025-11-13在主成分分析(PCA)、因子分析等降维方法中,“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与 “载荷矩阵” 是两个高频出现但极易混淆的核心矩阵 —— ...
2025-11-12大数据早已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渗透各行业的核心生产力。但同样是拥抱大数据,零售企业的推荐系统、制造企业的设备维护、金 ...
2025-11-12在数据驱动的时代,“数据分析” 已成为企业决策的核心支撑,但很多人对其认知仍停留在 “用 Excel 做报表”“写 SQL 查数据” ...
2025-11-12金融统计不是单纯的 “数据计算”,而是贯穿金融业务全流程的 “风险量化工具”—— 从信贷审批中的客户风险评估,到投资组合的 ...
2025-11-11这个问题很有实战价值,mtcars 数据集是多元线性回归的经典案例,通过它能清晰展现 “多变量影响分析” 的核心逻辑。核心结论是 ...
2025-11-11在数据驱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不知道要什么数据”“分析结果用不上” 是企业的普遍困境 —— 业务部门说 “要提升销量 ...
2025-11-11在大模型(如 Transformer、CNN、多层感知机)的结构设计中,“每层神经元个数” 是决定模型性能与效率的关键参数 —— 个数过少 ...
2025-11-10形成购买决策的四个核心推动力的是:内在需求驱动、产品价值感知、社会环境影响、场景便捷性—— 它们从 “为什么买”“值得买吗 ...
202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