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接触过数据分析的人,尤其是商业分析方面,一定有听说过漏斗模型。漏斗模型,顾名思义,也就是像漏斗一样的模型,在互联网或者是电商行业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营销模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漏斗模型的一些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学习和使用商业分析模型有所帮助。
一、漏斗模型定义
营销漏斗模型指的是营销过程中,将非潜在客户逐步变为客户的转化量化模型。营销漏斗模型的价值在于量化了营销过程各个环节的效率,帮助找到薄弱环节。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营销的环节,指的是从最初获取用户一直最终转化成购买,这一整个流程中的每一个子环节,相邻环节的转化率,也就是指用数据指标来量化每一个步骤的表现。因此整个漏斗模型,就是首先将整个流程拆分成一个个步骤,然后通过转化率对每一个步骤的表现进行衡量,最后再通过那些异常的数据指标,找到有问题的环节,进而解决问题,优化这一步骤,最终达到提升整体购买转化率的目的。
二、漏斗模型典型案例
以电商行业为例,漏斗模型通常就是对用户在网页浏览中一些关键节点的转化程度的描述,例如一般从浏览到真正购买产品或服务,通常情况下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浏览商品、加入购物车、购物车结算、核对订单、提交订单,完成在线支付,按照一几个步骤走下来,潜在用户人数会越来越少,这个过程就是漏斗模型,以此来看,漏斗模型主要的分析目就是:针对营销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进行分析,然后纠正那些转换率低的环节。
互联网运营过程中,经常用到的AARRR模型也是漏斗模型的典型案例。AARRR模型指的是: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ral,也就是经常说的:用户获取、用户激活、用户留存、用户收益和用户传播。通过AARRR模型图,我们可以明显的分析出:整个用户的生命周期是呈现逐渐递减趋势的。通过对整个用户生命周期各环节的量化和拆解,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从而发现对应的问题,最终实现优化迭代。
三、漏斗模型绘制
python实现
# 导入相关的包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matplotlib.offsetbox import (TextArea, AnnotationBbox)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 解决中文乱码 N = 3 # N个环节 HEIGHT = 0.55 # 条形图的每个方框的高度 x1 = np.array([100, 50, 30]) # 各环节的数据 x2 = np.array((x1.max() - x1) / 2) # 占位数据 x3 = [] # 画图时的条形图的数据 for i, j in zip(x1,x2): x3.append(i+j) x3 = np.array(x3) y = np.arange(N)[::-1] # 倒转y轴。 labels=['注册', '留存', '付费'] # 各个环节的标签。 # 画板和画纸 fig = plt.figure(figsize=(8, 5)) ax = fig.add_subplot(111) # 绘图 ax.barh(y, x3, HEIGHT, tick_label=labels, color='blue', alpha=0.85) # 主条形图 ax.barh(y, x2, HEIGHT, color='white', alpha=1) # 覆盖主条形图的辅助数据 # 转化率 rate = [] for i in range(len(x1)): if i < len(x1)-1: rate.append('%2.2f%%' % ((x1[i+1]/x1[i]) * 100)) # 转化率的横坐标。 y_rate = [(x1.max()/2, i-1) for i in range(len(rate), 0, -1)] # 转化率 # 标注转化率 for a, b in zip(rate, y_rate): offsetbox = TextArea(a, minimumdescent=False) ab = AnnotationBbox(offsetbox, b, xybox=(0, 40), boxcoords="offset points", arrowprops=dict(arrowstyle="->")) ax.add_artist(ab) # 设置x轴y轴标签 ax.set_xticks([0, 100]) ax.set_yticks(y) # 显示图形 plt.show()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数据清洗是 “数据价值挖掘的前置关卡”—— 其核心目标是 “去除噪声、修正错误、规范格式”,但前提是不破坏数据的真实业务含 ...
2025-10-17在数据汇总分析中,透视表凭借灵活的字段重组能力成为核心工具,但原始透视表仅能呈现数值结果,缺乏对数据背景、异常原因或业务 ...
2025-10-17在企业管理中,“凭经验定策略” 的传统模式正逐渐失效 —— 金融机构靠 “研究员主观判断” 选股可能错失收益,电商靠 “运营拍 ...
2025-10-17在数据库日常操作中,INSERT INTO SELECT是实现 “批量数据迁移” 的核心 SQL 语句 —— 它能直接将一个表(或查询结果集)的数 ...
2025-10-16在机器学习建模中,“参数” 是决定模型效果的关键变量 —— 无论是线性回归的系数、随机森林的树深度,还是神经网络的权重,这 ...
2025-10-16在数字化浪潮中,“数据” 已从 “辅助决策的工具” 升级为 “驱动业务的核心资产”—— 电商平台靠用户行为数据优化推荐算法, ...
2025-10-16在大模型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环境的过程中,“稳定性” 是决定其能否实用的关键 —— 一个在单轮测试中表现优异的模型,若在高并发 ...
2025-10-15在机器学习入门领域,“鸢尾花数据集(Iris Dataset)” 是理解 “特征值” 与 “目标值” 的最佳案例 —— 它结构清晰、维度适 ...
2025-10-15在数据驱动的业务场景中,零散的指标(如 “GMV”“复购率”)就像 “散落的零件”,无法支撑系统性决策;而科学的指标体系,则 ...
2025-10-15在神经网络模型设计中,“隐藏层层数” 是决定模型能力与效率的核心参数之一 —— 层数过少,模型可能 “欠拟合”(无法捕捉数据 ...
2025-10-14在数字化浪潮中,数据分析师已成为企业 “从数据中挖掘价值” 的核心角色 —— 他们既要能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又要能将分 ...
2025-10-14在企业数据驱动的实践中,“指标混乱” 是最常见的痛点:运营部门说 “复购率 15%”,产品部门说 “复购率 8%”,实则是两者对 ...
2025-10-14在手游行业,“次日留存率” 是衡量一款游戏生死的 “第一道关卡”—— 它不仅反映了玩家对游戏的初始接受度,更直接决定了后续 ...
2025-10-13分库分表,为何而生?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数据量相对较小,业务逻辑也较为简单,单库单表的数据库架构就能够满足大多数 ...
2025-10-13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孤岛” 是普遍面临的痛点:用户数据散落在 APP 日志、注册系统、客服记录中,订单数据分散在交易 ...
2025-10-13在数字化时代,用户的每一次行为 —— 从电商平台的 “浏览→加购→购买”,到视频 APP 的 “打开→搜索→观看→收藏”,再到银 ...
2025-10-11在机器学习建模流程中,“特征重要性分析” 是连接 “数据” 与 “业务” 的关键桥梁 —— 它不仅能帮我们筛选冗余特征、提升模 ...
2025-10-11在企业的数据体系中,未经分类的数据如同 “杂乱无章的仓库”—— 用户行为日志、订单记录、商品信息混杂存储,CDA(Certified D ...
2025-10-11在 SQL Server 数据库操作中,“数据类型转换” 是高频需求 —— 无论是将字符串格式的日期转为datetime用于筛选,还是将数值转 ...
2025-10-10在科研攻关、工业优化、产品开发中,正交试验(Orthogonal Experiment)因 “用少量试验覆盖多因素多水平组合” 的高效性,成为 ...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