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精彩阅读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与安全_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与安全_大数据
2014-09-20
收藏

    著名的《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他的另一部有关大数据的著作《删除 大数据的取舍之道》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2006年春天,25岁的单身母亲史黛西·施奈德修满了所有的学分,通过了所有的考试,完成了所有的实习训练。尽管在许多方面成绩优异,但她却没能如愿成为心仪学校的一名教师。因为她曾在自己的个人网页上放了一张头顶海盗帽子、端着一杯饮品的搞怪照片,被该校一名教师看到后报告学校,校方认为饮酒照片会对学生有不良影响,因而取消了对她的录用。 史黛西想删除这张照片,但她的个人网页已经被搜索引擎编录了,照片也已经被网络爬虫程序存档,成了永远抹不掉的记录了。 

       史黛西的遭遇不过是大数据时代涉及隐私与安全的一个最为微小的案例。但对当事人而言,确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而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所披露的,美国政府及相关网络公司对其国内外公民的大规模监听和对中国等国家诸多网站的大规模攻击则表明,在大数据环境和背景下,从国家安全到个人隐私,都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当我们个人的行动乃至心动都融入浩瀚的大数据洪流、成为其中的一个细小浪花之后,一切已经皆在掌握之中了: 

       当人们揣着手机从一个地区到达另一个地区,马上会接到来自运营商的欢迎短信。而每一部手机都是名副其实的跟踪器和定位仪,可以精确锁定到某一座建筑物内。如果调查者和运营商联手,时间分配利用调查不用填写问卷,就可以既精准又及时地掌握所需要的信息。 

       当人们通过博客、微博、微信、飞信表达自己情感上的喜怒哀乐的时候,通过网上留言、跟帖表达自己对不同事物的态度和意愿的时候,通过关键词的输入搜索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结果时,不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也为后台的汇总与分析提供了最具基础性的依据。 

       当人们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轻松完成一次又一次购物的时候,不仅切实感受到网购商品的物美价廉,还能享受到送货上门的方便和快捷。但与此同时,每一个网购者也不得不把自己的银行账号及其相关信息,交给一双或几双看不见的手去掌握、控制和操作…… 

       所以,面对滚滚而来的大数据浪潮,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公民利益不受侵犯,已经不是未雨绸缪、而实在是迫在眉睫了。当然,法律是人制定,也要靠人执行。确保大数据时代个人的隐私与安全,必须让违法者付出其付不起的代价。

       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在政府统计中应用大数据已经势在必行。在认真执行《统计法》、坚决依法办事的同时,还有必要在实施细则中提出针对大数据时代特点的条款,既保证能够取得政府统计所需要的大数据信息,也要确保属于隐私的信息不被泄露、不被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打消企业、乃至个人的顾虑。 

       而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着眼,来自外部的威胁在大数据时代显然比以往更加突出和危险了。斯诺登事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加强防范,维护国家与每个公民的利益,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