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Bruce Byfield译 | 51CTO
开源软件可以在政府想要限制用户权利的时候将权利授予用户。它让穷人也可以使用计算机,帮助减少发展中国家在搭建技术基础设施时面临的劣势。它可以鼓励公司相互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利润使得面向濒危语言的软件无以为继时,开源就能提供让那些语言保持活力的工具。
既然开源软件不断取得成功,为什么专有软件仍然是主要的竞争者?
多年来,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有人仍在为专有软件操心。大概2000年,许多人可能还找不到开源替代软件,而如今这种情形非常少见。
习惯的力量是一种可能合理的解释,但是用户常常根本不知道自己一无所知的东西。实际上,由于过时的谣言,有时候用户在开源方面的想法恰恰与实际真相截然相反。
相比之下,下面这几个实际原因和理念原因表明了为什么我使用开源软件来处理我的所有计算任务。
9.无需成本
开源应该注重理念和消费者权利,不过说实话,可以免费下载也没有什么坏处。
十多年后,我发觉购买软件和盗版软件同属过时的做法。高价鼓励不诚实的体系让我反感,我尤其不喜欢这样:考虑到残疾人士当中失业率居高不下――高于平常人失业率的两倍,意味着公司在销售无障碍软件时,它们实际上获得了政府或非营利组织的直接补贴。
除此之外,如果言论自由继续是一项基本人权,就需要每个人都能访问/使用计算机和软件。如果借助无需成本的计算,实现这种访问/使用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
8.即时满足
每个人都知道应用程序商店给移动设备带来的便利。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每一个Linux发行版都有软件库,软件库包括一系列的生产力应用程序,比如办公套件和图形编辑工具。如果你突然需要某个工具,通常可以在5分钟内找到并安装好该工具。如果一个工具没有你需要的功能,可以试试另一个工具,根本不需要为任何一个工具花一分钱。
7.迅速修复缺陷和打上安全补丁
众所周知,专有软件厂商安全通过隐匿获得安全性(security by obscurity)――也就是说,隐匿缺陷报告,直到这些缺陷被修复。相反,开源领域的一般做法是,尽快宣布和修复缺陷。我甚至知道一些程序包维护人员会向公司请假,那样可以跑回家,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捣鼓出补丁。
6.更高的安全性
正如安卓平板电脑和手机表明的那样,Linux等开源操作系统的配置有可能不安全。然而,开源的默认安全性通常比专有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要高得多。
暂且不说别的,相比专有操作系统,Linux在区别对待管理员帐户和一般用户帐户方面要小心得多。没错,社会工程学和糟糕选择(比如弱密码)仍会让Linux易受攻击,但是某个普通用户帐户面临的危险比系统面临的危险来得大,这种危险也很容易消除,如果你拥有最新备份的话,更是如此。
5.全面支持
由于大多数开源软件不是由某一家公司开发的,许多人认为它缺乏技术支持。不过,甚至正相反,社区会过度补偿,通过聊天、电子邮件和博客来提供帮助。
问题根本不是缺少支持,而是从中挑选出合适的帮助。然而,指定版本号或本年度一般足以过滤搜索结果,你能找到相关信息。
4.按你的方式做事
定制是开源的立足之本。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的图形界面(或者没有用户界面也行),还可以选择自己的软件。大多数桌面环境(开源或专有)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墙纸或主题,但最先进的开源桌面(比如KDE Plasma)还包括诸多选项,以便设置窗口的打开方式、在桌面上创建热点区及进行其他众多操作。实际上,如果使用Plasma,你甚至可以为不同的项目或任务使用不同的桌面,可以使用多个图标集。在开源领域,软件适应用户,而不是用户反过来适应软件。
3.延长硬件寿命
大多数计算机可以使用五六年。然而如果使用专有软件,使用寿命往往减半,因为许多公司使用最先进的硬件规格。如果升级软件,你的硬件可能运行不了。
相比之下,大多数开源项目都很注重向后兼容。即使硬件的使用寿命快要到头,你通常还能找到可以在其上面运行的开源软件。因而,开源软件比专有软件来得更经济、更环保。
2.加强隐私和控制
开源软件的源代码是公开的。因而,开源软件想添加后门及其他形式的间谍软件就算并非没有可能,至少也很困难。除非系统设置为自动更新,否则要是你没采取谨慎的行动,它甚至不会安装更新的版本。不像专有软件,你根本没有使用软件的许可证――你拥有的是用它来做想做事情的许可证,包括修改软件,前提你是有相应专长。
1.获得最好的软件
获利动机存在于开源软件中,但不是最主要的动机。一些重要的软件日益被非营利基金会运行,这让广大编程员可以专注于软件的卓越性能。虽然近些年来流行定期发布版本,但许多项目会延迟发布,而不是仓促交付缺陷的软件。
正是由于这种态度,最佳的开源软件功能全面。其中的佼佼者日益赶上了与之竞争的专有软件,甚至实现了超越。比如说,绘画程序Krita在艺术家当中越来越流行,而LibreOffice Writer具有的功能和稳定性让微软Word望尘莫及。你可能也注意到了,Windows 10中的许多新功能借鉴了开源。
非营利理念
我在上面一致着重介绍实际优势。然而,对许多用户来说,开源那么有吸引力的一大原因是其理念。虽然开源可以很轻松地融入商业,但是它并不强调利润,这意味着它能做专有软件做不了的许多事。
开源软件可以在政府想要限制用户权利的时候将权利授予用户。它让穷人也可以使用计算机,帮助减少发展中国家在搭建技术基础设施时面临的劣势。它可以鼓励公司相互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利润使得面向濒危语言的软件无以为继时,开源就能提供让那些语言保持活力的工具。
就个人而言,上述这些东西没有一个与我直接有关。不过我保留足够的理想主义,我明白,我选择的软件能起到重要作用。
原文标题:Nine Reasons for Using Open Source Software
本文链接:http://os.51cto.com/art/201512/501829.htm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MySQL 服务器内存碎片:成因、检测与内存持续增长的解决策略 在 MySQL 运维中,“内存持续增长” 是常见且隐蔽的性能隐患 —— ...
2025-09-24人工智能重塑工程质量检测:核心应用、技术路径与实践案例 工程质量检测是保障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安全的 “最后一 ...
2025-09-24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通用与场景指标,解锁数据驱动的精准路径 在数据驱动业务的实践中,指标是连接数据与决策的核心载体。但并 ...
2025-09-24在数据驱动的业务迭代中,AB 实验系统(负责验证业务优化效果)与业务系统(负责承载用户交互与核心流程)并非独立存在 —— 前 ...
2025-09-23CDA 业务数据分析:6 步闭环,让数据驱动业务落地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的核心价值,并 ...
2025-09-23CDA 数据分析师:以指标为钥,解锁数据驱动价值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用数据说话” 已成为企业决策的共识。但数据本身是零散 ...
2025-09-23当 “算法” 成为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业务决策领域的高频词时,一种隐形的认知误区正悄然蔓延 —— 有人将分析结果不佳归咎于 ...
2025-09-22在数据分析、金融计算、工程评估等领域,“平均数” 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但多数人提及 “平均数” 时,默认指 ...
2025-09-22CDA 数据分析师:参数估计助力数据决策的核心力量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数据已成为驱动业务增长、优化运营效率的核 ...
2025-09-22训练与验证损失骤升:机器学习训练中的异常诊断与解决方案 在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中,“损失曲线” 是反映模型学习状态的核心指 ...
2025-09-19解析 DataHub 与 Kafka:数据生态中两类核心工具的差异与协同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企业对数据的需求已从 “存储” 转向 “ ...
2025-09-19CDA 数据分析师:让统计基本概念成为业务决策的底层逻辑 统计基本概念是商业数据分析的 “基础语言”—— 从描述数据分布的 “均 ...
2025-09-19CDA 数据分析师:表结构数据 “获取 - 加工 - 使用” 全流程的赋能者 表结构数据(如数据库表、Excel 表、CSV 文件)是企业数字 ...
2025-09-19SQL Server 中 CONVERT 函数的日期转换:从基础用法到实战优化 在 SQL Server 的数据处理中,日期格式转换是高频需求 —— 无论 ...
2025-09-18MySQL 大表拆分与关联查询效率:打破 “拆分必慢” 的认知误区 在 MySQL 数据库管理中,“大表” 始终是性能优化绕不开的话题。 ...
2025-09-18DSGE 模型中的 Et:理性预期算子的内涵、作用与应用解析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DSGE)模 ...
2025-09-17Python 提取 TIF 中地名的完整指南 一、先明确:TIF 中的地名有哪两种存在形式? 在开始提取前,需先判断 TIF 文件的类型 —— ...
2025-09-17CDA 数据分析师:解锁表结构数据特征价值的专业核心 表结构数据(以 “行 - 列” 规范存储的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表、Excel 表、 ...
2025-09-17Excel 导入数据含缺失值?详解 dropna 函数的功能与实战应用 在用 Python(如 pandas 库)处理 Excel 数据时,“缺失值” 是高频 ...
2025-09-16深入解析卡方检验与 t 检验:差异、适用场景与实践应用 在数据分析与统计学领域,假设检验是验证研究假设、判断数据差异是否 “ ...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