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精彩阅读“量服”助残体现大数据之美
“量服”助残体现大数据之美
2015-09-15
收藏

“量服”助残体现大数据之美


 近日,家住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火花街道任家桥社区一家三口都是残疾人的王建国一家吃上了自来水。而王建国一家吃水问题的解决,正是得益于2011年四川省全面推行的“量体裁衣”式服务(以下简称“量服”)。 

  “一人一策,建立数据库精准掌握残疾人需求”,这是“量服”扶残助残的精华所在,而其背后就是依托的互联网大数据。可以说,没有这一强大的互联网大数据作支撑,“量服”工作的速度和效率上不去不说,更重要的是,“精准掌握残疾人需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在公众固有印象中,互联网大数据就是冰冷的数字信息,并没有什么温度可言,但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在读透“量服”扶残助残的做法后,更能感觉到在人为控制的互联大数据上,处处洋溢着人性化的温度,折射着关心关爱之美。 

  服务的“精准美”。这是“量服”的“最美”之处,当每位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需求,被采集到数据库中后,他们的最需、最急、最盼便得到了保证。相关部门可以根据采集到的相关信息,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开展帮扶,让残疾人实现了与现实需求的直接对接,这无异于是他们的“左膀右臂”。 

  服务的“速度美”。过去残疾人要申请帮助帮扶,要经过很多程序、经历很长时间,原因在于帮扶资源不能及时对接到残疾人;现在好了,相关部门、帮扶人士通过大数据直通帮扶对象,既节省了时间,又缩短了服务对象的“期盼时间”。这无异于一次帮扶的“大提速”,让残疾人受益帮扶的效率大大提高。 

  服务的“质量美”。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在提高服务速度、效率的同时,“量服”的质量是有充分保障的。残疾人对服务的需求其实是与自己的评判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及时沟通,可以充分让自己的需求得到各方面的保障。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由此可见,“量服”的服务质量,要比一般服务的质量要高。 

  服务的“人性美”。“量服”的人性美主要体现在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等方面,这有效弥补了残疾人因身体残缺而导致的需求等方面的不便,改变了一些孤困残疾人有困难时“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尴尬局面。 

  其实,“量服”体现的“大数据之美”背后,是相关部门、爱心人士、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关心关爱体现出来的“大善之美”。且不论,“量服”具体实施上要靠具体的爱心人士等来实现,就相应的工作理念,工作思维的转变,就体现了社会的温度。“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残疾人工作者和一个有精神障碍的残疾人有如此紧密的血肉联系?”主要因为“量服”模式建立了常态化的入户调研机制。相关人士的话道出了“量服”服务美的“天机”。 

  进一步讲,“量服”这一新模式,改变了服务残疾人的理念、方式、方法和工作作风。因而,处处呈现着“美感”也就不足为怪。期待“量服”扶残助残的模式,能在各地推广开来!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