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对json的相关操作实例详解
本文实例分析了python对json的相关操作。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什么是json: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人阅读和编写。同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它基于JavaScript Programming Language, Standard ECMA-262 3rd Edition - December 1999的一个子集。JSON采用完全独立于语言的文本格式,但是也使用了类似于C语言家族的习惯(包括C, C++, C#, Java, JavaScript, Perl, Python等)。这些特性使JSON成为理想的数据交换语言。
JSON建构于两种结构:
“名称/值”对的集合(A collection of name/value pairs)。不同的语言中,它被理解为对象(object),纪录(record),结构(struct),字典(dictionary),哈希表(hash table),有键列表(keyed list),或者关联数组 (associative array)。
值的有序列表(An ordered list of values)。在大部分语言中,它被理解为数组(array)。
这些都是常见的数据结构。事实上大部分现代计算机语言都以某种形式支持它们。这使得一种数据格式在同样基于这些结构的编程语言之间交换成为可能。
对简单数据类型的encoding 和 decoding:
使用简单的json.dumps方法对简单数据类型进行编码,例如:
import json
obj = [[1,2,3],123,123.123,'abc',{'key1':(1,2,3),'key2':(4,5,6)}]
encodedjson = json.dumps(obj)
print repr(obj)
print encodedjson
输出:
[[1, 2, 3], 123, 123.123, 'abc', {'key2': (4, 5, 6), 'key1': (1, 2, 3)}]
[[1, 2, 3], 123, 123.123, "abc", {"key2": [4, 5, 6], "key1": [1, 2, 3]}]
通过输出的结果可以看出,简单类型通过encode之后跟其原始的repr()输出结果非常相似,但是有些数据类型进行了改变,例如上例中的元组则转换为了列表。在json的编码过程中,会存在从python原始类型向json类型的转化过程,具体的转化对照如下:
json.dumps()方法返回了一个str对象encodedjson,我们接下来在对encodedjson进行decode,得到原始数据,需要使用的json.loads()函数:
decodejson = json.loads(encodedjson)
print type(decodejson)
print decodejson[4]['key1']
print decodejson
输出:
[1, 2, 3]
[[1, 2, 3], 123, 123.123, u'abc', {u'key2': [4, 5, 6], u'key1': [1, 2, 3]}]
loads方法返回了原始的对象,但是仍然发生了一些数据类型的转化。比如,上例中‘abc'转化为了unicode类型。从json到python的类型转化对照如下:
json.dumps方法提供了很多好用的参数可供选择,比较常用的有sort_keys(对dict对象进行排序,我们知道默认dict是无序存放的),separators,indent等参数。
排序功能使得存储的数据更加有利于观察,也使得对json输出的对象进行比较,例如:
data1 = {'b':789,'c':456,'a':123}
data2 = {'a':123,'b':789,'c':456}
d1 = json.dumps(data1,sort_keys=True)
d2 = json.dumps(data2)
d3 = json.dumps(data2,sort_keys=True)
print d1
print d2
print d3
print d1==d2
print d1==d3
输出:
{"a": 123, "b": 789, "c": 456}
{"a": 123, "c": 456, "b": 789}
{"a": 123, "b": 789, "c": 456}
False
True
上例中,本来data1和data2数据应该是一样的,但是由于dict存储的无序特性,造成两者无法比较。因此两者可以通过排序后的结果进行存储就避免了数据比较不一致的情况发生,但是排序后再进行存储,系统必定要多做一些事情,也一定会因此造成一定的性能消耗,所以适当排序是很重要的。
indent参数是缩进的意思,它可以使得数据存储的格式变得更加优雅。
data1 = {'b':789,'c':456,'a':123}
d1 = json.dumps(data1,sort_keys=True,indent=4)
print d1
输出:
{
"a": 123,
"b": 789,
"c": 456
}
输出的数据被格式化之后,变得可读性更强,但是却是通过增加一些冗余的空白格来进行填充的。json主要是作为一种数据通信的格式存在的,而网络通信是很在乎数据的大小的,无用的空格会占据很多通信带宽,所以适当时候也要对数据进行压缩。separator参数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该参数传递是一个元组,包含分割对象的字符串。
print 'DATA:', repr(data)
print 'repr(data) :', len(repr(data))
print 'dumps(data) :', len(json.dumps(data))
print 'dumps(data, indent=2) :', len(json.dumps(data, indent=4))
print 'dumps(data, separators):', len(json.dumps(data, separators=(',',':')))
输出:
DATA: {'a': 123, 'c': 456, 'b': 789}
repr(data) : 30
dumps(data) : 30
dumps(data, indent=2) : 46
dumps(data, separators): 25
通过移除多余的空白符,达到了压缩数据的目的,而且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另一个比较有用的dumps参数是skipkeys,默认为False。 dumps方法存储dict对象时,key必须是str类型,如果出现了其他类型的话,那么会产生TypeError异常,如果开启该参数,设为True的话,则会比较优雅的过度。
data = {'b':789,'c':456,(1,2):123}
print json.dumps(data,skipkeys=True)
输出:
{"c": 456, "b": 789}
处理自己的数据类型
json模块不仅可以处理普通的python内置类型,也可以处理我们自定义的数据类型,而往往处理自定义的对象是很常用的。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类Person。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Person Object name : %s , age : %d' % (self.name,self.age)
if __name__ == '__main__':
p = Person('Peter',22)
print p
如果直接通过json.dumps方法对Person的实例进行处理的话,会报错,因为json无法支持这样的自动转化。通过上面所提到的json和python的类型转化对照表,可以发现,object类型是和dict相关联的,所以我们需要把我们自定义的类型转化为dict,然后再进行处理。这里,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
方法一:自己写转化函数
'''
Created on 2011-12-14
@author: Peter
'''
import Person
import json
p = Person.Person('Peter',22)
def object2dict(obj):
#convert object to a dict
d = {}
d['__class__'] = obj.__class__.__name__
d['__module__'] = obj.__module__
d.update(obj.__dict__)
return d
def dict2object(d):
#convert dict to object
if'__class__' in d:
class_name = d.pop('__class__')
module_name = d.pop('__module__')
module = __import__(module_name)
class_ = getattr(module,class_name)
args = dict((key.encode('ascii'), value) for key, value in d.items()) #get args
inst = class_(**args) #create new instance
else:
inst = d
return inst
d = object2dict(p)
print d
#{'age': 22, '__module__': 'Person', '__class__': 'Person', 'name': 'Peter'}
o = dict2object(d)
print type(o),o
#
dump = json.dumps(p,default=object2dict)
print dump
#{"age": 22, "__module__": "Person", "__class__": "Person", "name": "Peter"}
load = json.loads(dump,object_hook = dict2object)
print load
#Person Object name : Peter , age : 22
上面代码已经写的很清楚了,实质就是自定义object类型和dict类型进行转化。object2dict函数将对象模块名、类名以及__dict__存储在dict对象里,并返回。dict2object函数则是反解出模块名、类名、参数,创建新的对象并返回。在json.dumps 方法中增加default参数,该参数表示在转化过程中调用指定的函数,同样在decode过程中json.loads方法增加object_hook,指定转化函数。
方法二:继承JSONEncoder和JSONDecoder类,覆写相关方法
JSONEncoder类负责编码,主要是通过其default函数进行转化,我们可以override该方法。同理对于JSONDecoder。
'''
Created on 2011-12-14
@author: Peter
'''
import Person
import json
p = Person.Person('Peter',22)
class MyEncoder(json.JSONEncoder):
def default(self,obj):
#convert object to a dict
d = {}
d['__class__'] = obj.__class__.__name__
d['__module__'] = obj.__module__
d.update(obj.__dict__)
return d
class MyDecoder(json.JSONDecoder):
def __init__(self):
json.JSONDecoder.__init__(self,object_hook=self.dict2object)
def dict2object(self,d):
#convert dict to object
if'__class__' in d:
class_name = d.pop('__class__')
module_name = d.pop('__module__')
module = __import__(module_name)
class_ = getattr(module,class_name)
args = dict((key.encode('ascii'), value) for key, value in d.items()) #get args
inst = class_(**args) #create new instance
else:
inst = d
return inst
d = MyEncoder().encode(p)
o = MyDecoder().decode(d)
print d
print type(o), o
对于JSONDecoder类方法,稍微有点不同,但是改写起来也不是很麻烦。看代码应该就比较清楚了。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用 Power BI 制作地图热力图:基于经纬度数据的实践指南 在数据可视化领域,地图热力图凭借直观呈现地理数据分布密度的优势,成 ...
2025-07-24解析 insert into select 是否会锁表:原理、场景与应对策略 在数据库操作中,insert into select 是一种常用的批量数据插入语句 ...
2025-07-24CDA 数据分析师的工作范围解析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数据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之一。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 ...
2025-07-24从 CDA LEVEL II 考试题型看 Python 数据分析要点 在数据科学领域蓬勃发展的当下,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认证成为众多从 ...
2025-07-23用 Python 开启数据分析之旅:从基础到实践的完整指南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数据分析已成为各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而 Pyt ...
2025-07-23鸢尾花判别分析:机器学习中的经典实践案例 在机器学习的世界里,有一个经典的数据集如同引路明灯,为无数初学者打开了模式识别 ...
2025-07-23解析 response.text 与 response.content 的核心区别 在网络数据请求与处理的场景中,开发者经常需要从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中提取数 ...
2025-07-22解析神经网络中 Softmax 函数的核心作用 在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中,激活函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为网络赋予了非线性能力, ...
2025-07-22CDA数据分析师证书考取全攻略 一、了解 CDA 数据分析师认证 CDA 数据分析师认证是一套科学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考核标准, ...
2025-07-22左偏态分布转正态分布:方法、原理与实践 左偏态分布转正态分布:方法、原理与实践 在统计分析、数据建模和科学研究中,正态分 ...
2025-07-22你是不是也经常刷到别人涨粉百万、带货千万,心里痒痒的,想着“我也试试”,结果三个月过去,粉丝不到1000,播放量惨不忍睹? ...
2025-07-21我是陈辉,一个创业十多年的企业主,前半段人生和“文字”紧紧绑在一起。从广告公司文案到品牌策划,再到自己开策划机构,我靠 ...
2025-07-21CDA 数据分析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入门到卓越的成长之路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 CD ...
2025-07-21MySQL执行计划中rows的计算逻辑:从原理到实践 MySQL 执行计划中 rows 的计算逻辑:从原理到实践 在 MySQL 数据库的查询优化中 ...
2025-07-21在AI渗透率超85%的2025年,企业生存之战就是数据之战,CDA认证已成为决定企业存续的生死线!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数据显示,AI驱 ...
2025-07-2035岁焦虑像一把高悬的利刃,裁员潮、晋升无望、技能过时……当职场中年危机与数字化浪潮正面交锋,你是否发现: 简历投了10 ...
2025-07-20CDA 数据分析师报考条件详解与准备指南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浪潮下,CDA 数据分析师认证愈发受到瞩目,成为众多有志投身数 ...
2025-07-18刚入职场或是在职场正面临岗位替代、技能更新、人机协作等焦虑的打工人,想要找到一条破解职场焦虑和升职瓶颈的系统化学习提升 ...
2025-07-182025被称为“AI元年”,而AI,与数据密不可分。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在《AI思维:从数据中创造价值的炼金术 ...
2025-07-18CDA 数据分析师:数据时代的价值挖掘者 在大数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 ...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