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穿戴设备的大数据价值仍待释放
可穿戴设备之所以吸引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在于用户黏性。PC互联网时代促成了商业的繁华,与工业时代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用户黏性减小,我们只要借助于互联网就能完成基于信息流的活动。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繁华被进一步推动,也就是我们当前所看到的移动互联网热潮,其中的关键原因也在于用户黏性,也就是说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更深一步地与用户之间具有了黏性。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也就是说PC互联网的用户黏性是按小时计算,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黏性被缩短到按分钟计算,这种用户黏性深度绑定就会释放出更多的商业行为,这也就是当前移动互联网的浪潮高于之前PC互联网浪潮的关键原因。而进入可穿戴设备时代,由于人与设备之间实现了更深入无缝的连接,用户黏性从移动互联网的按分钟计算转变为按秒计算。
可想而知,其所释放出来的商业价值必将超越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这也是为什么可穿戴设备从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争议中不断飞速发展的原因。很显然,我们看到了当其构建的用户黏性被进一步减小之后,所释放出来的商业价值将超越当前由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改变。
而可穿戴设备之所以能释放更大的商业价值,关键就在于黏性建立背后所产生的大数据。可穿戴设备作为人体数据的流入与流出的双向渠道,其数据流出的背后隐藏的就是商业机会。可以说,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大数据价值是目前全球范围所有从业者的一个共识,也是一些提出可穿戴设备免费这一观点人士的基础依据。
不过在我看来,目前谈可穿戴设备的大数据价值挖掘商业模式还为时过早。不可否认,未来可穿戴设备的核心价值在于大数据,硬件本身所能创造的价值非常有限,不论价格高低,都是一次性的价格表现形式,其核心价值的大小还是取决于大数据的延伸、挖掘,谷歌眼镜没有有效地实现价值放大,其关键原因并不是硬件产品本身不可使用,而是由于大数据不能有效支撑其价值放大。
而对于目前大部分的可穿戴设备从业者而言,不论是希望借助于设备所收集的大数据进行价值挖掘,还是借助于大数据形成来放大可穿戴设备价值,都还有一段路要走。至少从短期来看,盈利模式还是基于相对传统的硬件产品销售本身,而不是依赖于可穿戴设备的大数据挖掘商业模式。
制约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商业价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数据过于碎片化。由于可穿戴设备产品形态目前还处于一个快速裂变的过程,从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饰品、智能鞋子到智能服装等。这种快速裂变的产品形态对于一个新兴产业而言,在市场上所呈现的就是产品碎片化的局面。一方面产品碎片化,另外一方面在产品碎片化的基础上创业者又处于分化状态,这就导致不同产品、不同品牌所采集到的数据未能实现互联互通。而这种数据过于碎片化的结果,当然就使得所采集到的数据不是大数据,而是“小”数据,其价值显然难以有效挖掘。
2.市场普及度不高。由于可穿戴设备是一个新兴的业态,不论业内外,对于可穿戴设备产业都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清晰的认识。大众对于可穿戴设备的认知不仅模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谓陌生。受制于消费市场普及的因素,制约了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市场普及,也就意味着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使用量相对比较小。从产品形态层面来看,目前通常局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而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层面来看,目前还只是局限于一部分对新鲜科技事物感兴趣,或者是比较关注新兴事物的群体。这种情况也制约了产品的数据采集数量,制约了数据成为“大”数据的进程。
3.用户黏性不高。可穿戴的本质是借助于可穿戴设备进一步增强人与智能设备之间的使用黏性,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黏住用户还有一段路要走。其中主要原因是两方面,一方面受制于整个产业链技术的限制,不论是硬层面的芯片、传感器、电池、通信等,还是软层面的算法、结果反馈等,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另外一方面则是产业技术人才的缺失,尤其是我国目前从事可穿戴设备产业的技术人才大部分都是从IT或通信产业跨界而来。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可穿戴设备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其产品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当前用户普遍反映的监测不精准、使用体验不佳、监测结果无建议等,导致很多用户在购买可穿戴设备佩戴很短一段时间之后,就直接将其弃置了,这也就意味着开发者所采集的数据难以成为有效、有价值的数据。
当然,影响可穿戴数据有效采集的因素多种多样,上述三方面因素是可穿戴设备大数据是否能够有效形成与挖掘的关键因素。这三方面因素,可预料在短时间内还会伴随着整个产业的发展继续存在着,也即此种状况在短期内将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对于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创业者而言,目前距离可穿戴设备大数据价值的梦想还有一段路。而当前最现实可行的并不是将自己的商业模型建立在大数据的价值梦想上,而是依托可穿戴设备本身的产品销售获取盈利。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CDA数据分析师证书考试体系(更新于2025年05月22日)
2025-05-26解码数据基因:从数字敏感度到逻辑思维 每当看到超市货架上商品的排列变化,你是否会联想到背后的销售数据波动?三年前在零售行 ...
2025-05-23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 AI 为何能够加速数据分析、如何在每个步骤中实现数据分析自动化以及使用哪些工具。 数据分析中的AI是什么 ...
2025-05-20当数据遇见人生:我的第一个分析项目 记得三年前接手第一个数据分析项目时,我面对Excel里密密麻麻的销售数据手足无措。那些跳动 ...
2025-05-20在数字化运营的时代,企业每天都在产生海量数据:用户点击行为、商品销售记录、广告投放反馈…… 这些数据就像散落的拼图,而相 ...
2025-05-19在当今数字化营销时代,小红书作为国内领先的社交电商平台,其销售数据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对小红书销售数据的深入分析, ...
2025-05-16Excel作为最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使用excel表格,只要轻松几步甚至输入几项指令就能搞定呢? ...
2025-05-15数据,如同无形的燃料,驱动着现代社会的运转。从全球互联网用户每天产生的2.5亿TB数据,到制造业的传感器、金融交易 ...
2025-05-15大数据是什么_数据分析师培训 其实,现在的大数据指的并不仅仅是海量数据,更准确而言是对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传统的数 ...
2025-05-14CDA持证人简介: 万木,CDA L1持证人,某电商中厂BI工程师 ,5年数据经验1年BI内训师,高级数据分析师,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
2025-05-13CDA持证人简介: 王明月 ,CDA 数据分析师二级持证人,2年数据产品工作经验,管理学博士在读。 学习入口:https://edu.cda.cn/g ...
2025-05-12CDA持证人简介: 杨贞玺 ,CDA一级持证人,郑州大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某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师。 学习入口:https://edu.cda.cn/g ...
2025-05-09CDA持证人简介 程靖 CDA会员大咖,畅销书《小白学产品》作者,13年顶级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相关经验,曾在百度、美团、阿里等 ...
2025-05-07相信很多做数据分析的小伙伴,都接到过一些高阶的数据分析需求,实现的过程需要用到一些数据获取,数据清洗转换,建模方法等,这 ...
2025-05-06以下的文章内容来源于刘静老师的专栏,如果您想阅读专栏《10大业务分析模型突破业务瓶颈》,点击下方链接 https://edu.cda.cn/g ...
2025-04-30CDA持证人简介: 邱立峰 CDA 数据分析师二级持证人,数字化转型专家,数据治理专家,高级数据分析师,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
2025-04-29CDA持证人简介: 程靖 CDA会员大咖,畅销书《小白学产品》作者,13年顶级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相关经验,曾在百度,美团,阿里等 ...
2025-04-28CDA持证人简介: 居瑜 ,CDA一级持证人国企财务经理,13年财务管理运营经验,在数据分析就业和实践经验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和经 ...
2025-04-27数据分析在当今信息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是一种关键的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三个或更多独立样本组 ...
2025-04-25CDA持证人简介: 居瑜 ,CDA一级持证人国企财务经理,13年财务管理运营经验,在数据分析就业和实践经验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和经 ...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