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云计算最具颠覆性的9大创新
当空气又被雾霾“占领”的消息充斥在各大媒体的头条的时候,我的目光却穿透这层层雾霭落到那云层之上,转眼之间,2015也将过去,这纷繁又复杂的一年所剩下在每个人眼中都有不同,技术的革新力量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表面上看是技术在改变生活方式,本质上更像社会价值取向的变革,在这些技术之中,云的大幕已经拉开……
1、Cloud是即成事实,并且混合云是一个用户首选的策略
混合云模式可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点融于一体。众多大型企业需要私有云和公有云对接,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自由切换,将对混合云架构产生巨大需求。
调查显示,93%的组织已经在IaaS上运行应用或者正在评估IaaS相对于2014年74%的比例,82%的企业已经有了混合云的策略。
大企业很大程度集中在了“云的入门者”和“云的开拓者”上。在2015年,有很多的企业进入了“云的开拓者”的行列,“云的开拓者”比例上升到了38%。
大的组织正努力向着云前进,只有3%的大企业受访者希望仍然停留在“云的观望者” 阵营。
大企业希望使用多个云,82%的受访者希望支持多云策略,而2014年这个比率只有74%。今年的调查发现,55%的大企业正在计划实施混合云,13%希望使用多个公有云,而14%则希望使用多个私有云。
2、公有云的使用比例领先,但私有云承载了更多的应用
调查显示,88%的组织正在使用公有云,而63%在使用私有云13%的企业在公有云上运行了超过1000个VM,而22%的企业在私有云上云心过了超过1000个VM。
虽然公有云的使用在数量上保持了领衔。私有云却在使用程度上占了优势。只有13%的大企业受访者在公有云上运行了超过1000个VM,但是却有22%在私有云上运行了超过1000个VM。对比起来,大企业通常都有长期运行的虚拟化环境。在使用程度上保持领先的私有云,代表了现有的虚拟环境已经被增强或者重新标注成私有云。但是,当我们朝前看的时候,大企业正期望增加他们在公有云上的使用程度。大企业正在均分他们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上的使用程度,而非云的虚拟环境却保持不变。
3、DevOps在上升;Docker开始起飞
自从2006年AWS的创立,云和DevOps就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对于许多的组织来说,云基础架构是一个用来支持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以及发布周期的关键支柱,而这些都是由DevOps 驱动的。2015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对DevOps的使用程度在持续增长达到了66%。大企业由于其规模带来的复杂性,更是在寻找更高的灵活性。在 DevOps的使用比例上,大企业的71%要高于SMB的63%。
随着DevOps的增长,可用的工具在增多。DevOps 团队经常会使用一些自动化工具,如Chef、Puppet、Salt 以及Ansible。在过去一年中,Docker,一种基于容器的实现方案,作为 另一种在基础架构上部署代码的方式,正以风暴的速度席卷这个领域。所有的这些工具都和一些提供多云架构的云管理平台配合使用。Chef和Puppet仍然是最常使用的DevOps工具。然而,Docker,尽管是第一年,已经取得了 13%的支持率。而超过35%的受访者提到他们将计划使用Docker。
4、AWS继续领跑公有云,Azure则在企业得到了不错的进展
在2013年之后更多的云服务提供商进入市场,我们能看到清晰的竞争蓝图。2015年Microsoft 和 Google 以及 VMWare vCloud Air的变化不可谓不大。在私有云战线上,VMWare 和 OpenStack 继续演进各自的方案,而 Microsoft 则引入了 Azure Pack,后者在微软私有云方案上提供 Azure 公有云的 API。
调查显示,57%的被访者采用了AWS,而Azure比例从2014年的6%增长到12%;企业受访者中,相对于AWS的50%采用比例,有19%采用了Azure IaaS;紧接AWS和Azure之后,有10%的企业采用了vCloud Air(译者注:VMWare的混合云)。
同样,在许多特定的云的挑战上有着巨大的增长。当云被采用的范围扩大,公司沿着他 们的云端路线前进,对于稀缺的云专家的竞争加强了。因此,云资源和专家的匮乏是27%受访者认为的主要挑战。 另一个被经常提到的挑战是多个云服务的管理,当企业增加他们云服务的数量,他们开始为不同云服务提供商上的可控、自动化、监督能力 而烦恼。
5、私有云在2015年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相对于2014年,2015年的私有云市场变化不大。调查显示,VMWare仍然保持领先,OpenStack也保持很高的热度。最大的变化在于微软的Azure Pack,虽然是第一年,但7%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在使用了。私有云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部署私有云环境的复杂造成的。但是,这个热度仍然很高,可能会导致明年一个再次的加速增长。
在大企业里面,VMWare是最广泛使用的。微软的System Center 保住了第三的位置,而OpenStack的使用率则增长到了18%。微软的Azure Pack也已经有11%的大企业受访者开始使用。
在SMB市场里面,VMware vSphere保持了23%的领先地位,而OpenStack 则有 10%。
6、企业的核心IT团队是云服务的关键力量
虽然早先云的使用是由业务部门率先尝试的,但现在核心IT团队正在增加重视程度,并付费。大企业 IT部门正快速的向着云服务代理的角色变化(并不仅仅是私有云),来满足内部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他们希望通过创建企业服务门户来提供更便捷的公有云和私有云资源的访问,而同时控制成本和保持监督。
调查显示,62%的企业证实他们的核心IT团队是做出云端采购决定的主要力量;43%的IT团队在提供一个自服务门户来提供对云端服务的访问,而41%的企业正在考虑开发一个门户。
但是,企业内部的核心IT团队和业务部门在核心IT团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业务部门通常认为核心IT团队的角色是有限的。这种冲突的起因主要是来自于业务部门对于业务更灵活的需求,而且他们认为核心IT团队在云的采用上的太多过于谨慎,特别是公有云服务。核心IT团队对云安全的关心程序下降了,因此,核心IT团队增加了他们对公有云的注意力。
除此之外,核心IT团队得到从内部业务部门的更大更清晰的声音,也就是后者业务快速开通的需求。
虽然核心IT团队正在主导着企业云服务的导入,对云业务使用的监督却在2014年一年停滞不前。相当大一部分企业仍然缺少对云服务使用监督的关键要素,包括一个确定的云服务提供商;关于什么样应用应该迁移到云端的指导纲领;云服务的SLA以及容灾策略;以及基本的审批流程。企业在如何实现云端成本控制上取得了一些进步。
7、市场规模增长 创新创业应用成为亮点
云计算正在成为IT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全球IT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趋势,纷纷向云计算转型,也带来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云计算基础设施增长了25.1%,达63亿美元。这是过去5个季度中增长最快的季度之一。其中,私有云基础设施支出同比增加24.4%,达24亿美元,公有云基础设施支出增长25.5%,达39亿美元。
这些数据反映出一个也许我们还未直观感受到的事实:云计算正在快速从“建设期”向“普及期”过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业务互联网化已成发展趋势,超高负载、多并发对传统企业架构带来巨大冲击,促使企业应用向云迁移。
具体到国内市场,中国用户需求“云化”的主流途径是基于现有数据中心虚拟化实现。另外,移动应用正快速改变传统的业务模式和行业格局,成为中国用户的投资重点。
各国云市场需求也许不尽相同,但却共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云计算版图。
8、云计算企业拥抱开源软件 SaaS服务成为创新热点
企业物理边界的逐渐模糊及移动互联网使用的普及,使得移动办公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多的企业表示将在Saas层面增加预算投入,而移动云办公领域将成为优先考虑的项目之一。
2015年云计算企业纷纷拥抱开源软件。开源软件正在成为推动云计算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2014年,包括华为、华胜天成在内,越来越多的云服务企业和用户开始使用开源云平台,并且参与开源云平台的建设。目前,华为已经成为OpenStack峰会的金牌会员,围绕OpenStack构建云计算解决方案的研发人员超过500人。华胜天成则推出中国首家OpenStack服务中心。
2015年健康、教育等民生服务创新成为热点。2014年,个人领域的SaaS服务成为云计算创新的热点,大型互联网企业在健康、教育、交通等领域不断创新,推出个人服务产品。电信运营商基于数据优势,在全国各城市布局教育、健康等领域的信息服务。云计算中小创业公司则将教育作为创业首选领域,51talk、91外教、云校等一批创业公司都进入教育云领域。
2015年IaaS仍是企业级云服务创新重点。节省高昂的IT投入费用、提高IT设施的利用率、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智能化程度,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附加值是企业使用云计算的主要目的,也是近两年云服务厂商提供企业级云服务的方向。目前,受限于市场普及程度和企业信息程度,企业级SaaS服务进展缓慢。2014年,企业级云服务的多数进展依然集中在云主机、云存储、网络服务等IaaS层服务。
9、在中国,云计算相关政策不断,政策利好显现
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明确了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7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无限利好的前景为云计算企业的升级与转型提供了契机。统计显示,我国云计算的市场规模2010年就已达到350亿元,2013年更是达到900亿元,2014年超过1000亿元,年均发展增速达到37%。从行业来看,云计算提供商解决方案日趋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产业链基本形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云计算行业正在走向成熟,处在爆发的前夕,信息设备国产化的步伐未来有望进一步加快,云计算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尽管我们已经见证了各种令人叹服的创新,但一切才刚刚起步。在2016年及以后,云将会带来触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令人兴奋的创新。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如何考取数据分析师证书:以 CDA 为例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数据分析师已然成为企业挖掘数据价值、驱动决策的 ...
2025-07-15CDA 精益业务数据分析:驱动企业高效决策的核心引擎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据洪流,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 ...
2025-07-15MySQL 无外键关联表的 JOIN 实战:数据整合的灵活之道 在 MySQL 数据库的日常操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整合多张表数据的场景 ...
2025-07-15Python Pandas:数据科学的瑞士军刀 在数据驱动的时代,面对海量、复杂的数据,如何高效地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成为关键。 ...
2025-07-15用 SQL 生成逆向回滚 SQL:数据操作的 “后悔药” 指南 在数据库操作中,误删数据、错改字段或误执行批量更新等问题时有发生。 ...
2025-07-14t检验与Wilcoxon检验的选择:何时用t.test,何时用wilcox.test? t 检验与 Wilcoxon 检验的选择:何时用 t.test,何时用 wilcox. ...
2025-07-14AI 浪潮下的生存与进阶: CDA数据分析师—开启新时代职业生涯的钥匙(深度研究报告、发展指导白皮书) 发布机构:CDA数据科 ...
2025-07-13LSTM 模型输入长度选择技巧:提升序列建模效能的关键 在循环神经网络(RNN)家族中,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凭借其解决长序列 ...
2025-07-11CDA 数据分析师报考条件详解与准备指南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浪潮下,CDA 数据分析师认证愈发受到瞩目,成为众多有志投身数 ...
2025-07-11数据透视表中两列相乘合计的实用指南 在数据分析的日常工作中,数据透视表凭借其强大的数据汇总和分析功能,成为了 Excel 用户 ...
2025-07-11尊敬的考生: 您好! 我们诚挚通知您,CDA Level I和 Level II考试大纲将于 2025年7月25日 实施重大更新。 此次更新旨在确保认 ...
2025-07-10BI 大数据分析师:连接数据与业务的价值转化者 在大数据与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简称 BI)深度融合的时代,BI ...
2025-07-10SQL 在预测分析中的应用:从数据查询到趋势预判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预测分析作为挖掘数据潜在价值的核心手段,正被广泛 ...
2025-07-10数据查询结束后:分析师的收尾工作与价值深化 在数据分析的全流程中,“query end”(查询结束)并非工作的终点,而是将数 ...
2025-07-10CDA 数据分析师考试:从报考到取证的全攻略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数据分析师已成为各行业争抢的核心人才,而 CDA(Certi ...
2025-07-09【CDA干货】单样本趋势性检验:捕捉数据背后的时间轨迹 在数据分析的版图中,单样本趋势性检验如同一位耐心的侦探,专注于从单 ...
2025-07-09year_month数据类型:时间维度的精准切片 在数据的世界里,时间是最不可或缺的维度之一,而year_month数据类型就像一把精准 ...
2025-07-09CDA 备考干货:Python 在数据分析中的核心应用与实战技巧 在 CDA 数据分析师认证考试中,Python 作为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核心 ...
2025-07-08SPSS 中的 Mann-Kendall 检验:数据趋势与突变分析的有力工具 在数据分析的广袤领域中,准确捕捉数据的趋势变化以及识别 ...
2025-07-08备战 CDA 数据分析师考试:需要多久?如何规划? 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数据分析师认证作为国内权威的数据分析能力认证 ...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