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算得出曹雪芹的生卒年吗
2015年被不少学者认为是曹雪芹诞生300周年。不过,关于曹雪芹的出生年份,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除了1715年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在1724年,双方都很难说服对方。最近,台湾学者黄一农通过大数据搜索获得的结果,为揭开此谜底又前进了一步。
大数据能否帮我们找到曹雪芹的人生轨迹?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孙逊就此认为,很难期待大数据为红学研究带来重大突破,但大数据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红楼梦》和曹雪芹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不仅如此,这一新兴的技术手段对于古典文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四十年华”,究竟是四十岁还是四十八九岁
曹雪芹去世后,他的至交敦诚写下了《挽曹雪芹(甲申)》一诗:“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同是曹雪芹好友的张宜泉也写过一首《伤芹溪居士》,题注中称“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书画,年未五旬而卒”。
因为以上两则资料,引发了后世关于曹雪芹生卒年的长期争议。包括周汝昌在内的一批学者根据“四十年华”,认定曹雪芹只活了40岁,并由此推断出他生于1724年。另有研究者认为,如果这一论断成立,曹府被抄家时曹雪芹只有3岁,不应该有他在《红楼梦》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繁华生活的深刻记忆;相比之下,如果依据“年未五旬而卒”,即活了四十八九岁来推算,他应生于1715年,曹家被抄时他已经12岁。这就比较符合“秦淮旧梦忆繁华”的年龄,而且和该年曹頫的奏折中提到的曹颙的遗腹子相吻合。但这样的话,“四十年华”又如何解释?
最近,大数据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突破口。孙逊教授介绍,不久前在北京张家湾举办的红学会上,台湾地区计算机专家、倡导e考据的黄一农先生利用大数据,以“四十年华”“五十年华”“六十年华”为关键词,搜寻了包括董邦达在内的曹雪芹同时代人的诗作,结果发现,以“四十年华”来表示四十八九岁,“五十年华”表示五十八九岁,“六十年华”表示六十八九岁,是那个时代通行的用法。这样,“四十年华付杳冥”与“年未五旬而卒”,就变得不仅不矛盾,而且完全合榫。
曹雪芹的朋友圈,或为红学研究提供新发现
孙逊认为,目前,关于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直接资料中再出现突破性的新发现比较困难,但是大数据可以为一些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旁证。所谓悬而未决的问题,包括曹雪芹的人生踪迹以及《红楼梦》的成书年代等,这些都可能对后世了解其生平与创作有着重要作用。
比如学界普遍认为,红学研究要有新发现,从曹雪芹的朋友圈入手或许是一条重要的路径。曹雪芹本人多才多艺,因此朋友圈人数众多,范围很广,细算下来有数十人之多,包括诗人、书画家、王公贵族和汉满官员,他们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和曹雪芹相关的作品,提供了与他相关的一鳞半爪的信息。如果将其庞大的朋友圈的作品数字化,说不定可以从中发现更多像“四十年华”一类有价值的信息。
整个古典文学研究,也许都将受惠于大数据
实际上,大数据对于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不止于红学。以清光绪年间上海的一位民间才子郭友松为例,他用松江方言写成的《玄空经》,是继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才子张南庄创作的《何典》之后又一部杰出的吴语讽刺小说。然而长期以来,关于郭友松的一些资料多为民间口口相传的逸闻轶事,缺少可靠依据,因此学界对他研究甚少。较早对其进行关注的叶德均和白蕉,都因为资料所限,在包括其生卒年在内的一些基本问题上无法作出确切考证。
近年来,随着相关材料不断被数字化,一些线索开始浮出水面。比如孙逊和他的团队一起,通过晚清民国报刊数据库,查找出了1887年《申报》上刊登的几首贺郭友松70大寿的诗词,以及他在墨海书馆《益闻录》上发表的数十篇杂论,再加上已出版的纸质文本《张文虎日记》《王韜日记》中对他的人生踪迹的记载。此外,校勘学家、小说评点家张文虎、江苏学使李小湖、画家张鸣珂等人的文集,由此大致勾勒出郭友松的人生轨迹和著述情况。如果没有大数据,恐怕一时很难发现他散落在报刊上的著述与生日信息;但如果不仔细找寻和细读那些还没有电子化的古籍文献,研究也不可能深入。
在孙逊看来,大数据未必能够解决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但它可以提供一些资料和线索;如果运用得当,并和直接查找纸质文献结合起来,就可以使相关研究如虎添翼。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Python HTTP 请求工具对比:urllib.request 与 requests 的核心差异与选择指南 在 Python 处理 HTTP 请求(如接口调用、数据爬取 ...
2025-09-12解决 pd.read_csv 读取长浮点数据的科学计数法问题 为帮助 Python 数据从业者解决pd.read_csv读取长浮点数据时的科学计数法问题 ...
2025-09-12CDA 数据分析师:业务数据分析步骤的落地者与价值优化者 业务数据分析是企业解决日常运营问题、提升执行效率的核心手段,其价值 ...
2025-09-12用 SQL 验证业务逻辑:从规则拆解到数据把关的实战指南 在业务系统落地过程中,“业务逻辑” 是连接 “需求设计” 与 “用户体验 ...
2025-09-11塔吉特百货孕妇营销案例:数据驱动下的精准零售革命与启示 在零售行业 “流量红利见顶” 的当下,精准营销成为企业突围的核心方 ...
2025-09-11CDA 数据分析师与战略 / 业务数据分析:概念辨析与协同价值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体系中,“战略数据分析”“业务数据分析” 是企业 ...
2025-09-11Excel 数据聚类分析:从操作实践到业务价值挖掘 在数据分析场景中,聚类分析作为 “无监督分组” 的核心工具,能从杂乱数据中挖 ...
2025-09-10统计模型的核心目的:从数据解读到决策支撑的价值导向 统计模型作为数据分析的核心工具,并非简单的 “公式堆砌”,而是围绕特定 ...
2025-09-10CDA 数据分析师:商业数据分析实践的落地者与价值创造者 商业数据分析的价值,最终要在 “实践” 中体现 —— 脱离业务场景的分 ...
2025-09-10机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关键:从业务到落地的全流程解析 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浪潮中,机器学习作为核心工具,已广泛应用于 ...
2025-09-09SPSS 编码状态区域中 Unicode 的功能与价值解析 在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
2025-09-09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商业数据分析流程的核心力量 在商业决策从 “经验驱动” 向 “数据驱动” 转型的过程中,商业数据分析总体 ...
2025-09-09R 语言:数据科学与科研领域的核心工具及优势解析 一、引言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无论是科研人员验证实验假设(如前文中的 T ...
2025-09-08T 检验在假设检验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引言 在科研数据分析、医学实验验证、经济指标对比等领域,常常需要判断 “样本间的差异是 ...
2025-09-08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用数据说话” 已从企业的 “加分项” 变为 “生存必需”。然而,零散的数据分析无法持续为业务赋能 ...
2025-09-08随机森林算法的核心特点:原理、优势与应用解析 在机器学习领域,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作为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
2025-09-05Excel 区域名定义:从基础到进阶的高效应用指南 在 Excel 数据处理中,频繁引用单元格区域(如A2:A100、B3:D20)不仅容易出错, ...
2025-09-05CDA 数据分析师:以六大分析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业务的核心能力 在数据驱动决策成为企业共识的当下,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 ...
2025-09-05SQL 日期截取:从基础方法到业务实战的全维度解析 在数据处理与业务分析中,日期数据是连接 “业务行为” 与 “时间维度” 的核 ...
2025-09-04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发展历程中,解决 “梯度消失”“特征复用不足”“模型参数冗余” 一直是核心命题。2017 年提出的密集连 ...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