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2020-09-30 阅读量: 910
情绪迁移法则

情绪迁移法则

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踢猫效应”,一个人被领导骂了,就去骂他的下属,下属只能回家骂儿子,儿子被骂了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最后只有猫没办法转移仇恨,只能“喵”一声表示愤怒。

这是空间上,负面情绪的迁移过程,即坏情绪是可以不断传递的。

但我发现更可怕的是,一个人负面情绪在时间上的迁移。

我相信,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两口子吃饭,男的突然对菜的口味横加指责,女的莫名其妙、因为平时也是这口味,于是忍不住反驳起来,等两个人吵累了,女的才发现,男的发火跟菜一点关系没有,是因为前两天她花钱太多。他忍了两天,终于憋不住找了个由头发出来。

这种情况在闷骚型的男人身上更为明显,你觉得你有件事得罪他了,他却一再表示没生气,等到过了几天甚至一个月,却又可能在另一件事情上发出来。

这对我的启发有两个:

一是你对别人发的每一但次火,都可能只是其他事情上情绪的迁移,但这样的情绪发泄毫无意义,因为被发火的那位,完全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

二是如果某人对自己莫名其妙发了很大的火,那就赶紧追问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其他问题上没有照顾“TA”的感受。

负面情绪是我们生活的一大困扰,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去深究其从何而来,又因何而起,事实上,你只有找到情绪迁移的源头,才能真正解决症结——这也是训练自己保持积极正面情绪的一大方法。

PS:在小孩教育上,这个思路也同样有用,比如下午的时候孩子闷闷不乐不愿吃饭,那可能与饭菜无关,是因为两天前你拒绝了给他买玩具,甚至也可能不是因为你没买玩具,而是因为你曾经答应了却没买玩具。如果因为孩子不吃饭耍脾气你就大加责骂,只会给孩子心里留下童年阴影。

原作者:知乎李栩然


0.3020
0
关注作者
收藏
评论(0)

发表评论

暂无数据
推荐帖子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