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准备改变法则
许多人经常会陷入这样一种困境:虽然经常出错,但从未深刻反思。这句描绘了大多数人的一个共同特征:对于失败,汲取教训的难度很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许多有缺陷甚至全然错误的观念,但令人费解的是,我们一直都在异常顽固地坚持着。历史学里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我们从不吸取历史的教训。
在我们先前的错误观念/做法还能有用的情况下,或者在这些观念/做法似乎得到日常经验证实的情况下,我们会不愿意放弃这些观念/做法。现实的例子就是,我们对我们长辈们日益表现出来的偏执和顽固,越来越无能为力。
买保健品被骗了一次又一次,你耐心跟TA们解释了半天,一转头,发现他们又奔着“P2P”贷款去了,你告诉他:这是庞氏骗局,是用高收益诱人入局。他们或怒斥你学了点东西来装大人,或面上点头认可,总之,要想改变长辈,实在太难了。
然而,事实上,即使是年轻人,愿意随时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的人,也并不多。
因为遵循旧有的想法和做法,能让我们认为,我们付出的机会成本最小;换句话说,会让我们感到更舒适,更心安理得。
李光耀在自己的书里,曾这样评价邓小平:邓小平是我所见过的领导人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尽管他只有五英尺高,却是人中之杰。虽已年届74岁,在面对不愉快的现实时,他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想法。
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邓小平那样三起三落,根据境遇随时调整心态,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根据实际问题,随时调整决策?
真正掌握这个法则的人,就是能不断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去不断适应新的情况,不断改善的人。你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过程中,你应该持续地去关注、思考和总结自己的行为,当你发现还有更好的方法的时候,请随时做好改变的准备。
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这是小米雷军的名言。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