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2020-09-30 阅读量: 946
​情绪感知法则

情绪感知法则

这是人际交往里一个很深刻、很有用、但也很难运用好的法则。

来源于我看到的一个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心理学家戈尔曼博士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情商是一个包含多层面宽维度且内容丰富多彩的概念,其中,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判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以情感的自我知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绪感知力,即通过捕捉他人的语言、语调、语气、表情、手势、姿势等,快速地、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感受进行知觉的判断。

更重要的是这一句——在通常的生活中,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他人的语言,然而根据研究发现,人们在交流、传达信息时,通过语言传达的信息只占7%,绝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表情、音调、肢体语言等表达的。我们常常只注意到面部、肢体等较大动作的变化,而对一些“眼神暗示”“细微表情”“下意识动作”等携带的大量信息却不能精确地扑捉。

这其实也是前两年流传甚广、神神秘秘的所谓“冷读术”“微表情”的理论基础。

但这个法则,给我最大的启发并不是要去研究怎么解读微表情、读心术之类的东西,而是以下两点:

1、
人和人交往时的直觉,有时候反映的其实是最真实的情况。有时候你见到一个人,他很健谈,和你有很多话说,人也很开朗,特别没城府的样子,但不知道为何,你就是感觉和他隔了一层,就是感觉和他待在一起很膈应。事实可能就是这样,你可能理智上并没有发现两人的交往有什么问题,但你情绪已经感知到了。合理运用这个法则,能帮助我们在人际交往时做出更科学准确的判断。

2、
越是重要的事情,越要当面去说。现在交流方式太多样化了,微信、电话、邮件,很多时候很多问题我们都懒得当面去谈。但对我而言,越是重要的事情,我越希望能当面沟通,因为,无论是电话还是邮件,TA都可以隐藏起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但面对面的时候,是很难掩饰自己真实想法的——尤其是你刻意去观察TA话语之外的神态、动作、表情。


0.0000
0
关注作者
收藏
评论(0)

发表评论

暂无数据
推荐帖子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