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2020-08-20 阅读量: 910
商业智能 BI 的三个分析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报表的常规呈现所谓常规呈现指的是使用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二维表格等图形可视化的方式将企业日常的业务数据(财务、供应链、人力、运营等)全面呈现出来,再通过各种维度(看数据的角度)筛选、关联、跳转、钻透等方式查看各类分析指标,业务分析图表按照主题划分,图表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这个层次的报表分析就是一种呈现,让报表用户对日常的业务有一个清晰、直接、准确的认知,其次解放了他们自己手工通过 EXCEL 通过各种函数做汇总分析、制图的工作。

达到第一个层次的目标就是:通过可视化分析报表直观、全面的呈现企业日常经营、业务的情况。可以从集团层次出发,也可以从业务线或者部门出发。

第二个层次是数据的”异常”分析。我们通常所认为的 “异常” 就是指不好的东西,那么在这里我们对 “异常”的解释是:通过可视化报表呈现,我们发现了一些数据指标反映出来的情况超出了我们的日常经验判断。商业智能 BI 在这里体现的价值就是要对这些 “异常” 数据进行有目的的分析,通过相关联的维度、指标使用钻透、关联等分析方式探索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这个阶段的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来自图表中反映的信息,而是通过”异常”数据来定位到背后的一个业务问题,数据和业务在这个层次开始有了联系,数据图表之间的逻辑性更强


第三个层次是业务建模分析。业务建模简单来说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业务分析的逻辑思维模型,只是用数据、图表化的方式将它们有效组织起来去验证我们对业务分析的逻辑判断。业务建模分析区别于第一层的全面数据呈现和第二层的异常分析和被动分析,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业务数据的主动设计和探索分析。这层分析的提出更加深入业务,围绕一个一个业务分析场景展开,对业务的认知要足够深。

31.1731
0
关注作者
收藏
评论(0)

发表评论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