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2020-06-24 阅读量: 1937
闲聊指标 - 先见性数据指标 vs. 后见性数据指标

今早上Power BI课程的时候,在临近下课时老师有提到关于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的定义,有说到财务指标的滞后性。

然后想起最近看的关于先进性数据指标和后见性数据指标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无论是先见性数据指标还是后见性数据指标都是有意义的,只不过解决的问题不同。


  • 什么是先见性数据指标?

    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预测未来的先见性指示剂。

    比如,通过“销售漏斗”中现有潜在的客户数,你能大致预测将来所能获得的新客户数。如果目前潜在客户很少,那么将来也不会增加多少新客户。给到的指示是:可以通过努力增加潜在客户,这样将来就能得到更多的新增客户。


  • 什么是后见性数据指标?

    提示问题的存在

    比如,用户流失(某一时间段内离开某产品或服务的客户量);不过,等到你有机会收集数据,找出问题,往往为时已晚。已流失的用户不会回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后见性指标而无可作为,比如你可以尝试降低用户流失率,再测试是否见效。虽然有点像亡羊补牢:你不会再丢新的🐏,但是已丢失的找不回来了。


  • 是不是被定义为先见性数据指标就不能作为后见性数据指标呢?

    No! 在一个公司中,某一个团队的后见性指标有时是另一个团队的先见性指标。

    比如,季度订单量对于销售团队而言是一个后见性指标合同已经签订了),但对于财务部门来说,它是一个可以指示营收预期的先见性指标(因为客户还没有支付合同金)。

最后,无论先见还是后见指标,使用者都应该确定其所追踪的这些数据是否能真正帮助你更好更快地做决定。

一个真正的数据指标必须是可付诸行动的,先见性和后见性数据都可以指导行动,区别只是先见性数据能预示将来会发生什么,缩短迭代周期,精益求精。



29.9038
1
关注作者
收藏
评论(0)

发表评论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