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的文章内容来源于张彦存老师的专栏,如果您想阅读专栏《Python 数据可视化 18 讲(PyEcharts、Matplotlib、Seaborn)》,点击下方链接
https://edu.cda.cn/goods/show/3842?targetId=6751&preview=0
帕累托分析(Pareto Analysis)源于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二八法则",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识别导致80%结果的20%关键因素,帮助决策者聚焦资源解决主要矛盾。
具体实施步骤包含:
在管理和质量控制领域,帕累托分析(Pareto Analysis)是一种决策工具,用于识别少数重要因素对总体影响的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有如下应用:
使用前需安装,代码运行的pyecharts版本是2.0.5
pip install -i https://pypi.tuna.tsinghua.edu.cn/simple pyecharts==2.0.5
首先,我们需要导入Pyecharts中的Bar和Line图表类,以及options类,用于实现对各个图标的配置,此外如果代码需要在jupyter notebook中展示图形还需要从globals中导入CurrentConfig, NotebookType做执行环境的配置,对于新版本的jupyter notebook统一设置为NotebookType.JUPYTER_LAB。
from pyecharts.charts import Bar, Line
from pyecharts import options as opts
# from pyecharts.globals import CurrentConfig, NotebookType
# CurrentConfig.NOTEBOOK_TYPE = NotebookType.JUPYTER_LAB
# 定义原始数据
categories = ["产品质量问题", "送货延迟", "客户服务不满", "价格不公", "其他"]
counts = [40, 30, 20, 5, 5]
技术细节说明:
total_counts = sum(counts) # 计算总量
cumulative_percents = [sum(counts[:i+1])/total_counts for i in range(len(counts))] # 累进计算
计算过程解析:
(1) 柱状图初始化
bar = (
Bar()
.add_xaxis(categories)
.add_yaxis("投诉次数", counts)
.set_global_opts(
title_opts=opts.TitleOpts(title="帕累托分析图"),
tooltip_opts=opts.TooltipOpts(trigger="axis", axis_pointer_type="cross")
)
)
bar.render_notebook()
关键技术点:
(2) 折线图构建
line = (
Line()
.add_xaxis(categories)
.add_yaxis(
"累计百分比",
cumulative_percents,
linestyle_opts=opts.LineStyleOpts(color="red", width=4),
label_opts=opts.LabelOpts(is_show=True, color="red")
)
)
line.render_notebook()
视觉优化设计:
帕累托图需将以上两张图组合在一起,可以使用overlap实现
bar.overlap(line) # 图层叠加
bar.render_notebook()
可以看到图形很奇怪,因为折线图对应的数据与柱形图对应的数据量纲相差很大。那如何优化?
bar = (
Bar()
.add_xaxis(categories)
.add_yaxis("投诉次数", counts, yaxis_index=0) # 设置使用哪个y轴左边的是第一个0 右边的是第二个1
# 优化点1 添加副y轴
.extend_axis(
yaxis=opts.AxisOpts(
type_="value",
name="累计百分比",
min_=0.3,
max_=1.1,
interval=0.2
)
)
.set_global_opts(
title_opts=opts.TitleOpts(title="帕累托分析图"),
tooltip_opts=opts.TooltipOpts(trigger="axis", axis_pointer_type="cross")
)
)
line = (
Line()
.add_xaxis(categories)
.add_yaxis(
"累计百分比",
cumulative_percents,
yaxis_index=1, # 设置使用哪个y轴左边的是第一个0 右边的是第二个1
linestyle_opts=opts.LineStyleOpts(color="red", width=4),
label_opts=opts.LabelOpts(is_show=True, color="red")
)
)
bar.overlap(line)
# 调整图层渲染顺序不然折线图被柱形图遮挡
bar.options["series"][1]["z"] = 1 # 折线图层
bar.options["series"][0]["z"] = 0 # 柱状图层
bar.render_notebook()
深度优化说明:
# bar.load_javascript() # 最新版jupyter notebook需要这样
bar.render_notebook() # Jupyter内嵌展示
# bar.render("pareto.html") # 生成独立HTML文件
多环境支持:
大家如果觉得自己的可视化技能训练的不错了,可以实操起来。
本实现方案通过Pyecharts高效构建了交互式帕累托分析图表,将技术实现与业务分析有机结合,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数据支持。开发者可根据具体业务需求扩展功能模块,构建完整的决策分析系统。绘制帕累托的流程相对固定,因此这些代码也可以封装为函数方便后续的复用。
# 完整实现代码
def get_plt(categories,counts):
import pandas as pd
df = pd.DataFrame({"categories":categories,"counts":counts})
categories = list(df.sort_values("counts")["categories"])
counts = list(df.sort_values("counts")["counts"])
from pyecharts.charts import Bar, Line
from pyecharts import options as opts
bar = (
Bar()
.add_xaxis(categories)
.add_yaxis("投诉次数", counts, yaxis_index=0) # 设置使用哪个y轴左边的是第一个0 右边的是第二个1
# 优化点1 添加副y轴
.extend_axis(
yaxis=opts.AxisOpts(
type_="value",
name="累计百分比",
min_=0.3,
max_=1.1,
interval=0.2
)
)
.set_global_opts(
title_opts=opts.TitleOpts(title="帕累托分析图"),
tooltip_opts=opts.TooltipOpts(trigger="axis", axis_pointer_type="cross")
)
)
line = (
Line()
.add_xaxis(categories)
.add_yaxis(
"累计百分比",
cumulative_percents,
yaxis_index=1, # 设置使用哪个y轴左边的是第一个0 右边的是第二个1
linestyle_opts=opts.LineStyleOpts(color="red", width=4),
label_opts=opts.LabelOpts(is_show=True, color="red")
)
)
bar.overlap(line)
# 调整图层渲染顺序不然折线图被柱形图遮挡
bar.options["series"][1]["z"] = 1 # 折线图层
bar.options["series"][0]["z"] = 0 # 柱状图层
return bar
以上的文章内容来源于张彦存老师的专栏,如果您想阅读专栏《Python 数据可视化 18 讲(PyEcharts、Matplotlib、Seaborn)》,点击下方链接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KS 曲线不光滑:模型评估的隐形陷阱,从原因到破局的全指南 在分类模型(如风控违约预测、电商用户流失预警、医疗疾病诊断)的评 ...
2025-08-19偏态分布:揭开数据背后的非对称真相,赋能精准决策 在数据分析的世界里,“正态分布” 常被视为 “理想模型”—— 数据围绕均值 ...
2025-08-19CDA 数据分析师:数字化时代的价值创造者与决策智囊 在数据洪流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驱动” 已从企业战略口号落地为核心 ...
2025-08-19CDA 数据分析师:善用 Power BI 索引列,提升数据处理与分析效率 在 Power BI 数据分析流程中,“数据准备” 是决定后续分析质量 ...
2025-08-18CDA 数据分析师:巧用 SQL 多个聚合函数,解锁数据多维洞察 在企业数据分析场景中,单一维度的统计(如 “总销售额”“用户总数 ...
2025-08-18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表格结构数据的核心角色与实践应用 在企业日常数据存储与分析场景中,表格结构数据(如 Excel 表格、数据库 ...
2025-08-18PowerBI 累计曲线制作指南:从 DAX 度量到可视化落地 在业务数据分析中,“累计趋势” 是衡量业务进展的核心视角 —— 无论是 “ ...
2025-08-15Python 函数 return 多个数据:用法、实例与实战技巧 在 Python 编程中,函数是代码复用与逻辑封装的核心载体。多数场景下,我们 ...
2025-08-15CDA 数据分析师:引领商业数据分析体系构建,筑牢企业数据驱动根基 在数字化转型深化的今天,企业对数据的依赖已从 “零散分析” ...
2025-08-15随机森林中特征重要性(Feature Importance)排名解析 在机器学习领域,随机森林因其出色的预测性能和对高维数据的适应性,被广 ...
2025-08-14t 统计量为负数时的分布计算方法与解析 在统计学假设检验中,t 统计量是常用的重要指标,其分布特征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判断。 ...
2025-08-14CDA 数据分析师与业务数据分析步骤 在当今数据驱动的商业世界中,数据分析已成为企业决策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CDA 数据分析师作 ...
2025-08-14前台流量与后台流量:数据链路中的双重镜像 在商业数据分析体系中,流量数据是洞察用户行为与系统效能的核心依据。前台流量与 ...
2025-08-13商业数据分析体系构建与 CDA 数据分析师的协同赋能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商业数据分析已从 “可选工具” 升级为 “核 ...
2025-08-13解析 CDA 数据分析师:数据时代的价值挖掘者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资产,而将数据转化为商业价值的 ...
2025-08-13解析 response.text 与 response.content 的核心区别 在网络数据请求与处理的场景中,开发者经常需要从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中提取数 ...
2025-08-12MySQL 统计连续每天数据:从业务需求到技术实现 在数据分析场景中,连续日期的数据统计是衡量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手段 —— 无论是 ...
2025-08-12PyTorch 中 Shuffle 机制:数据打乱的艺术与实践 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中,数据的呈现顺序往往对模型性能有着微妙却关键的影响 ...
2025-08-12Pandas 多列条件筛选:从基础语法到实战应用 在数据分析工作中,基于多列条件筛选数据是高频需求。无论是提取满足特定业务规则的 ...
2025-08-12人工智能重塑 CDA 数据分析领域:从工具革新到能力重构 在数字经济浪潮与人工智能技术共振的 2025 年,数据分析行业正经历着前所 ...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