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帮助经销商优化各环节的进、销、存各环节业务流程行为,实现进销存一体化管理,加快资金运转速度,实现销售利润的最大化
进销存分析,数据价值能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帮助经销商在产品和客户方面的做精细化管理
畅销产品:卖出的多 库存少 需要及时补货
直销产品:卖出的少 库存多 需要减少进货
故销直接决定进和存
SKU
经销商利润大概2%-5%,经销商之间也是大鱼吃小鱼,有很激烈的竞争
4000 SKU的经销商要能供货一个二线城市三分之一的卖场供货
小一点也要做到四五百家,甚至上千家,只有通过数据,才能针对产品和商家做到精细化管理
还有经销商的盈利问题,客单价越高,可获收益越高
加快运转速度,速度越快,可获利润越多
但两者并不是都要很大,客单价越高,风险越高
经销商会选择10次挣100万,而不会一次挣1000万,因为若选择后者,风险更大,
有的卖场收到货就可打款,有的收到后分期打款,有的是过段时间打款,有的是看卖出多少后打款
一次承担1000万的交易,所有的风险都是自己担的,利润低成本高,经营风险无处不在,资金链一旦在某个环节断裂了,那能挣多少钱已经不是问题,可能直接倒闭了
经销商一般靠自己能力承受范围内的客单价上,尽力加快运转速度,来提高收益
想挣1000万,1次,10次,20次运转中,20次也不可取,次数过多成本也会相应增大,
客户维度、产品维度、销售人员维度、时间维度
【tob对公】关系型的销售模式:需要养特定的销售人员,搞关系,完成销售过程,一般都是大单
【toc对私】非关系型的销售模式:以产品为导向,对个人,对私,不需要搞关系
介绍一些指标,面试的时候能说出来就可
重要指标
销售类指标:
动销次数: :在一段时间内产品的销售次数(以一个月为单位)
动销天数:在一段时间内产品的销售天数
-----次数为主,天数为辅-----
销售金额合计:一段时间内的销售金额
销售业绩环比:衡量销售业绩好坏程度指标
库存类指标:
期初库存金额:销售周期开始前的库存金额
期末库存金额:销售周期结束时的库存金额
期末指标-销售+进货 = 期末
库存周转率:
超过100%的就要了解进货情况,货都卖完了,看有没有进货
接近100%时(超85%),就要看下库存空间货还足不足。
进货类指标:
进货额:采购进货的金额
销售表中的主键:
单号+产品编号
库存表中的主键:
日期+仓库编号+产品编号:
销售情况:
时间维度、产品维度、客户维度、销售人员维度、金额维度、销量维度、
动销情况:
蝴蝶结图:可分析多维度下的影响因素
作图:::
导数据,,看数据类型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