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来源: Python猫
作者: 豌豆花下猫
关于 python 中的pass语句,它似乎很简单(只有 4 个字母),即使是没有任何编程经验的初学者也能很快地掌握它的用法。
官方文档 的介绍十分简单,下面的三个例子可以让我们快速地了解到如何使用它:
简单而言,pass 是一种空操作(null operation),解释器执行到它的时候,除了检查语法是否合法,什么也不做就直接跳过。
它跟 return、break、continue 和 yield 之类的非空操作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不会改变程序的执行顺序。它就像我们写的注释,除了占用一行代码行,不会对所处的作用域产生任何影响。
但是,如果你有其它语言的基础,你也许会好奇:为什么 Python 有这么独特的 pass 语句,而别的语言却没有?
python 这么设计,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是为了解决大部分编程语言都要面对的共性问题,还是因为它有自己的新发现,所以创造出来一个新的特性?
换句话说:Python 为什么要有 pass 语句,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好处),如果没有它,会导致什么问题(坏处)?
接下来,本文将从两个维度展开分析。
我把它看作是一种言简意赅的注释方式,等于是说“这里先预留位置,回头再补上具体的代码实现”。
比如在多层的 if-elif-else 结构中,我们可以先把判断条件写好,然后在对应的块中写上 pass,以后再慢慢完善。
比如上文中给出的例子,我们可以先写好类/函数名及其入参,然后跳过(pass)主体代码,以后再慢慢填充。
pass 写起来简单,而且由于是关键字,IDE 会给出显眼的颜色区分,所以就比我们写上注释内容来得方便些。
pass 作为空间占位符,主要可以方便我们构思局部的代码结构,有一定的辅助提醒作用。
但是,若作为一种注释方式,它就显得太单薄了,比不上写“# todo: xxxx”,后者也会被 IDE 用颜色突显,而且意思更明确。虽然写起来简单,但它也引入了一个看似多余的关键字 pass。
所以,从空间占位符的角度来看,pass 不是编程语言中必须的设计要素。
有了它,我们可以表达出“此处有东西,但暂时跳过”的语义,但如果没有它,则可以用注释内容来替代。
对于前一条的用法,pass 出现在代码中的位置在理论上是不受限的。
但是,我们最常使用 pass 时,基本是在冒号的下一行,而且在该层缩进的代码块中,只有这一条语句。(参见前文的 3 个例子,为了方便,我们仅以以空函数为例)
我们可以设想下,如果不写它,会怎样?
答案是会报缩进错误:IndentationError: expected an indented block
# 将函数体的 pass 去除,会报错 def func(): func()
因为 Python 使用缩进来划分代码块(至于原因,请查阅《Python为什么使用缩进来划分代码块?》),而冒号标识着要出现新的缩进代码块,所以这个例子会报缺少缩进代码块。
如果我们用前文说的注释来替代,看看会怎样?
# 将函数体的 pass 换成注释 def func(): # todo:此处有东西,以后补上 func()
这样写,也会报错:IndentationError: expected an indented block
原因是注释并非有效的语法内容,它会被 Python 解释器忽略掉(ignore),不像 pass 语句那样是“有效的语法内容,但是跳过”。
也就是说,缩进代码块中必须包含有语法意义的内容,下面的例子都是有效的:
def func(): """这是一个字符串""" def func2(): 123456
Python 在定义函数时,必须包含函数体,即同时包含声明加定义两种语义,不能像某些语言可以只使用声明的语义,即写成void test(); 。
但是,由于 Python 不使用花括号,它无法像某些语言那样直接定义出空函数,即写成void test(){} 。
综合以上的分析,Python 在定义空函数时,必须要有合法的函数体,因此设计出表示空操作的 pass 语句。它是为了补充语法的完整性,连同冒号,等效于其它语言中一对空的花括号。
从语法完整性的维度上看,它是必须的设计要素,如果没有的话,也必须用类似的空语句或特殊符号来替代。
对人方面,pass 可以表示“暂时跳过”的含义,作为临时的占位符,最终会被实际的代码实现所替换;对机器方面,它则可以表示“直接跳过”,只为了补齐语法逻辑,并不会被其它代码所替换。
其它语言没有专门的一种语句或者符号来表示这种占位符(即语义有所欠缺),但是它们也不需要费心思专门设计一个关键字来补齐语法完整性(即语法完备)。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Python 为什么要有 pass 语句,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好处),如果没有它,会导致什么问题(坏处)?
Python 使用 pass 语句,是为了支持纯粹空操作的代码块(空函数、空类、空的循环控制块等等),有了它,还能额外表达出一种占位符的语义。
前者是对于机器而言的,必须要有,等效于其它语言中空花括号的作用;后者是对于人而言的,非必须的,可以用注释来表达,但因为 Python 设计了这个语句,这种用法有时候还挺方便的。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KS 曲线不光滑:模型评估的隐形陷阱,从原因到破局的全指南 在分类模型(如风控违约预测、电商用户流失预警、医疗疾病诊断)的评 ...
2025-08-19偏态分布:揭开数据背后的非对称真相,赋能精准决策 在数据分析的世界里,“正态分布” 常被视为 “理想模型”—— 数据围绕均值 ...
2025-08-19CDA 数据分析师:数字化时代的价值创造者与决策智囊 在数据洪流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驱动” 已从企业战略口号落地为核心 ...
2025-08-19CDA 数据分析师:善用 Power BI 索引列,提升数据处理与分析效率 在 Power BI 数据分析流程中,“数据准备” 是决定后续分析质量 ...
2025-08-18CDA 数据分析师:巧用 SQL 多个聚合函数,解锁数据多维洞察 在企业数据分析场景中,单一维度的统计(如 “总销售额”“用户总数 ...
2025-08-18CDA 数据分析师:驾驭表格结构数据的核心角色与实践应用 在企业日常数据存储与分析场景中,表格结构数据(如 Excel 表格、数据库 ...
2025-08-18PowerBI 累计曲线制作指南:从 DAX 度量到可视化落地 在业务数据分析中,“累计趋势” 是衡量业务进展的核心视角 —— 无论是 “ ...
2025-08-15Python 函数 return 多个数据:用法、实例与实战技巧 在 Python 编程中,函数是代码复用与逻辑封装的核心载体。多数场景下,我们 ...
2025-08-15CDA 数据分析师:引领商业数据分析体系构建,筑牢企业数据驱动根基 在数字化转型深化的今天,企业对数据的依赖已从 “零散分析” ...
2025-08-15随机森林中特征重要性(Feature Importance)排名解析 在机器学习领域,随机森林因其出色的预测性能和对高维数据的适应性,被广 ...
2025-08-14t 统计量为负数时的分布计算方法与解析 在统计学假设检验中,t 统计量是常用的重要指标,其分布特征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判断。 ...
2025-08-14CDA 数据分析师与业务数据分析步骤 在当今数据驱动的商业世界中,数据分析已成为企业决策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CDA 数据分析师作 ...
2025-08-14前台流量与后台流量:数据链路中的双重镜像 在商业数据分析体系中,流量数据是洞察用户行为与系统效能的核心依据。前台流量与 ...
2025-08-13商业数据分析体系构建与 CDA 数据分析师的协同赋能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商业数据分析已从 “可选工具” 升级为 “核 ...
2025-08-13解析 CDA 数据分析师:数据时代的价值挖掘者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资产,而将数据转化为商业价值的 ...
2025-08-13解析 response.text 与 response.content 的核心区别 在网络数据请求与处理的场景中,开发者经常需要从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中提取数 ...
2025-08-12MySQL 统计连续每天数据:从业务需求到技术实现 在数据分析场景中,连续日期的数据统计是衡量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手段 —— 无论是 ...
2025-08-12PyTorch 中 Shuffle 机制:数据打乱的艺术与实践 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中,数据的呈现顺序往往对模型性能有着微妙却关键的影响 ...
2025-08-12Pandas 多列条件筛选:从基础语法到实战应用 在数据分析工作中,基于多列条件筛选数据是高频需求。无论是提取满足特定业务规则的 ...
2025-08-12人工智能重塑 CDA 数据分析领域:从工具革新到能力重构 在数字经济浪潮与人工智能技术共振的 2025 年,数据分析行业正经历着前所 ...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