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精彩阅读大数据花开贵阳,为什么能_数据分析师考试
大数据花开贵阳,为什么能_数据分析师考试
2015-06-30
收藏

大数据花开贵阳,为什么能_数据分析师考试


最近两年,地处内陆西南的贵阳市,被越来越频繁的与大数据联系在了一起。2014年4月,贵阳市在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大会评比的“2013-2014年度数据中心优秀单位”中位居榜首。贵阳已建成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数据集聚地之一,为“中国数谷”的构建创造了条件。不少人还惊奇的发现,贵阳上马了全国首个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首个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建成国家工信部批准的首个国家级大数据集聚发展示范区。更令人称道的是,贵阳还致力于打通各类政务等公共信息和数据库,正在筹建数据禁毒、数据健康、数据敬老、数据慕课、数据智游(旅游)等块状集聚公共平台。

  可以说,贵阳市目前已在大数据建设的各项基础项目和主体项目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是如何做到的?贵阳所在的贵州省,即便在西南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也处于跟跑地位,贵阳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条件更是逊色于国内其他很多的一二线城市。从地理区位来看,贵阳距离周边其他各省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重庆,都有不近的距离,即便高铁开通,也无法做到一小时内抵达(广州深圳、南京上海、杭州上海、北京天津之间均能实现一小时抵达),这意味着,很难实现省际之间省会城市(直辖市)在科技创新、工业项目、总部经济等领域的良性协同。为什么偏偏是贵阳,可以在大数据领域跻身国内第一方阵?

  人们普遍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无论是从国内外城市史的角度,还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出发,都不难找出部分城市借助机遇,在某些产业领域率先崛起,但随后渐趋衰落的案例——贵阳在大数据领域的优势,能否得以持续?能否避免“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式的尴尬?

  解答以上两组命题,可以从《创新驱动力》这本书中找出答案。前面提到了贵阳相比周边一些省会城市、直辖市的相对劣势,但贵阳仍具有显著优势,一是无地震、无风灾、无旱涝;二是电能资源充足;三是气候条件适宜。这三项优势得以转化为驱动科技创新、大数据产业落户发展的助力,得益于贵阳市主动牵手中关村。有意思的是,地处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尽管已经孕育出类似硅谷模式的科技创新、产学研资合作链条,却面临发展空间不足的劣势。中关村的劣势,可以被贵阳的优势很好弥补,反过来,中关村的优势平移到贵阳,则可以发挥更大威力。

  书中介绍指出,贵阳牵手中关村,更多地关注引进中关村的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机制、科技资源、创新模式,并扎实做好服务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搭建起多个高效运转的园区。在笔者看来,贵阳推动本地技术交易平台建设,构建起网络化信息平台、打造体验式应用平台,这是得以让引入的中关村项目、人才、制度成果留得住,充分融入引入地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

  一个经济发展原本处于后发地位,科技创新和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内陆省会城市,能在发力大数据过程中,成功引入资本、企业、项目和人才,与当地切实推动服务创新密不可分。贵阳市2014年列出了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优化程序清单,这不仅极大的减少了困扰创新发展、创业的规制负担,而且也使得当地打造的集成化、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在一个较为优良的管制理念的基础上上线。

  书中第五至八章详细介绍了贵阳综合保税区、高新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筹建过程、功能设置、政策举措。这四大园区成为强有力驱动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中国数谷”的强劲四核。

  贵阳的大数据,有别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的政策实践和产业运行。贵阳提出并实践的“块数据”,强调的是包括公共信息在内的各类信息的数聚,并因此实现多维无限的重组、裂变、升级。贵阳市也因此成为国内首个政府数据开放示范城市,上线国内首个大数据交易所,这些都使得贵阳一定程度上率先抢占了大数据战略的制高点——如果当地继续深入现有的改革、创新政策路径,深化改革,保持足够的开放姿态、学习精神和危机意识,破除束缚创新驱动、信息开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不因地方党政班子的换届调整而走回头路、折腾发展思路,就可以认为,至少在未来一些年内,贵阳仍将持续保持信息化、智慧城市、大数据产业等多方面发展优势。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